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早期發現口腔癌 里長伯:好像中樂透

鹿港鎮街尾里長許聖嘉(中)10日由彰基院長陳穆寬(右)陪同出面現身說法,並呼籲愛好者趕緊戒除。(彰化基督教醫院提供)

人氣: 44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1年05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謝五男台灣彰化報導)彰化鹿港鎮街尾里長許勝嘉(44歲 ),以前因從事管線工程,覺得吃檳榔工作比較有體力,每天都要吃上百顆,幸好發現得早,經由彰化基督教醫院院長陳穆寬教授手術切除後,很快地就恢復正常生活,10日由彰基院長陳穆寬陪同出面現身說法,並呼籲愛好者趕緊戒除。

陳穆寬表示,口腔癌是台灣青壯年男性最常見的癌症,其中30至64歲中壯年發生人數高達7成,其原因與抽菸以及台灣特有的檳榔文化脫離不了關係,30至64歲正處於打拼事業的階段,為了提神、交際應酬等理由,而染上吃檳榔的習慣。

他說,在台灣和口腔癌最有關係的就是嚼食檳榔,十位病人當中就有八至九位嚼食檳榔,嚼食檳榔不但會造成口腔黏膜病變,最後可能會導致癌症。目前政府提出免費四癌篩檢中,「口腔黏膜篩檢」非常的簡單快速,經由耳鼻喉科醫師檢查,就可以得知是否有口腔癌。

里長伯笑說:「好像中樂透,本來得到的是癌症應該會很沮喪,但是只是早期癌症,手術切除就沒事了,非常的開心。」。

他說,2019年開刀以前,檳榔從早吃到晚,吃到自己開檳榔攤,直到有一次到診所去拔除指甲的過程中,因為疼痛大喊「啊~」,就在張口大叫的時候,剛好被眼尖的醫師意外看到口腔內有腫塊,經彰基耳鼻喉科確診是早期口腔癌,也因為這突如其來的意外,里長伯下定決心,一口氣戒掉檳榔。

他說,現在以過來人的經驗,奉勸大家不要再抽菸及吃檳榔,也慶幸當初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所以手術後完全不影響顏面外觀,也不用接受放射線治療及化學治療,希望愛好檳榔的民眾,一定要定期檢查是否有口腔癌或口腔病灶。

彰基院長、臺灣耳鼻喉暨頭頸外科醫學會理事長陳穆寬教授表示,口腔癌的治療從門診診斷、以手術為主,手術後的顏面重建、手術後的傷口照顧及全身性的共病治療、家屬及病人的心靈支持及重返工作崗位的支持都非常重要。常常病人手術成功了,病人後續的照護沒有做好,病人還是難以重返社會。

陳穆寬指出,口腔癌患者因為整個上消化呼吸道都暴露於菸、酒、檳榔等致癌物質,因此大約有20%會有第二原位癌產生,因此耳鼻喉科醫師特別會再做口腔、口咽、下咽、喉及食道全面的檢查。◇

責任編輯:李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