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本土增28例 陳時中:無症狀感染者較多

人氣: 18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21年07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賴玟茹台灣台北報導)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1日公布,國內新增31例中共肺炎(武漢肺炎)確定病例,分別為28例本土,及3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中新增4例死亡。對於,新增確診個案仍以雙北較多,個案數無法下降的原因為何?陳時中表示,這次疫情流行以雙北為多,換句話說,這邊的無症狀感染者比較多。

11日新增28例本土病例,其中10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分別為15例男性、13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2021)年6月26日至7月10日。個案分布以新北市12例為最多,其次為台北市11例、桃園市2例,新竹縣、彰化縣及台中市各1例;其中15例為已知感染源、9例關聯不明、4例調查中,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國內近期單日確診個案數仍維持在20至30例左右,有專家認為,病例存在不等於正在流行,建議疫指揮中心能夠比照腸病毒等傳染病,訂定流行值,若是個案數成長到一定程度,就等於進入流行期。

陳時中表示,相關指標更能顯露疫情的適切性,與管制措施能夠密切連結,這些目前都在積極討論中,因各國也都曾發生大規模疫情,所以對於如何做管制跟解封的運用,指揮中心都會參考國際上的資料,訂定更符合實際情況的規範。

至於是否可能清零?陳時中表示,每個人的見解都不相同,基本上要完全清零不是不可能,但畢竟當中還是會有隱藏無症狀感染者存在的可能性,除了自身要更加警覺外,也不應將希望都放在清零,還是有無症狀感染者,持續注意是必要的。

從新增病例數來看還是以雙北較多,確診數仍無法下降的原因為何?陳時中表示,這次主要的疫情流行以雙北為多,換句話說,這邊的無症狀感染者就比較多,對於個案出現症狀、引發家戶感染等情況,指揮中心也就要嚴正以待。

台灣「微解封」仍傾向管制 陳時中:民眾衝擊大較為謹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7月13日起「微解封」,若比對國外民眾希望盡快解封,恢復正常生活,台灣民眾則多傾向仍要有所管制,對此,陳時中表示,台灣之前有很長時間都沒有確診,疫情出現對台灣民眾衝擊較大,反應上也相對謹慎。

儘管全國三級警戒四度延長至7月26日,但指揮中心也宣布7月13日起「微解封」,除適度鬆綁國家公園、動物園,及電影院等20個場域,並有條件開放餐飲內用,但台灣各縣市仍採只能外帶、禁內用方式,僅澎湖能夠開放內用。

對此,陳時中表示,以美國來說,也封了一段時間,國外限制相對多,民眾對解封也就非常渴望,反觀台灣的時間相對短,另外,台灣之前有很長時間都沒有確診個案,這次疫情出現對台灣民眾衝擊也較大,反應上也更謹慎,但防疫仍要視疫情需要,包括經濟、疫情,及防疫疲乏之間,能夠做到越平衡,抗疫效果才會好。

醫估2023年才能安心出遊  陳時中:不認為會這麼晚

至於振興醫院急診重症醫學部主治醫師蔡賢龍在臉書上發文表示,可以放心出國旅遊,至少都要到2023年,才不用提心吊膽處處提防,有些朋友說要解封爆刷日本,有上次的經驗之後,覺得還是減少接觸,與其等待遙遙無期的出國,不如從無接觸的醫療項目開始互相幫忙。

對此,陳時中表示,應該在2023年之前,出國的人就會很多,疫情整體慢慢發展下來,大家以前講流感化可能性很高,如何在好的保護之下,進行國際交流,「我不認為會到這麼晚,如果到這麼晚就糟糕了。」

指揮中心指出,近期確診個案解隔離情形,5月11日至7月9日累計公布13,986位確診個案中,已有11,802人解除隔離,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84.4%。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5,249例確診,分別為1,202例境外移入,13,994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累計105例移除為空號。另自2020年起累計740例死亡病例,其中732例本土。 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責任編輯:玉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