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5000大企業 去年獲利創新高

台灣的五千大企業表現仍亮眼,圖為示意。(NICOLAS ASFOURI/AFP via Getty Images)

人氣: 7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21年07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原彰台灣台北報導)疫情重創全球經濟,不過台灣的五千大企業表現仍亮眼,據CRIF中華徵信所最新公布的「2021版台灣大型企業排名TOP5000」調查,指出五千大企業稅後純益較前年成長20.03%,寫下3兆3,193億元的歷史新高。專家指出,「這是拜全球疫情所賜,讓台灣產業價值被看見。」

據CRIF公布的調查,指出去年五千大企業營收總額36兆8,909億元,僅較2019年微幅衰退1.70%,創下歷史新高;稅後純益總額部分,較前年大幅成長20.03%,達到3兆3,193億元,數字是歷史新高;體純益率高達9%,同步創下1999年以來新高。

從產業角度切入,調查指出,有65個產業營收達一千億元以上。營收成長前10大產業,由證券商及積體電路設計業各以營收成長率37.30%、22.94%,居於前兩名。

CRIF中華徵信所總經理郭曉薇指出,台灣具有淺碟經濟的特質,過去只要全球經濟陷衰退,台灣產業出口往往是最先受傷且受傷最深的,但是透過2020年全球疫情的洗禮,當許多國家因為疫情封城,跨國工廠停擺,供應鏈面臨斷鏈危機時,台灣在全球產業供應鏈的重要性,就非常鮮明的被顯露出來。

她說,急單蜂湧而至,使五千大企業在2020年後兩季的營運有如倒吃甘蔗,訂單能見度一直看好到2021年底。這透露兩大正面訊息:第一是台灣在全球產業供應鏈中的地位,是全球最禁得起考驗的國家。第二是台灣產業在全球供應鏈中,價值全面提升。

至於五千大企業的稅後純益率高達9%,創下1999年來新高,郭曉薇說,這是對台灣大型企業當前發展非常重要的信號,特別是大型企業自美中貿易戰中轉型,把中國市場和美國市場切割,找到不同的利基點。

中華徵信提醒,營收總額衰退但稅後純益大幅成長並不是一個常態現象,而是在特殊背景下的暫時性模式,唯有營收成長、擴大全球市占率,從而提升獲利,才是真正健康的盈利模式。◇

責任編輯:陳玟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