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嘉義市舉辦首屆「2022 K-12天文教育論壇」

天文教育論壇大合照。(嘉義市政府提供)
人氣: 23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22年10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擷瓔台灣嘉義報導)摸不著的星空其領域廣闊,值得大家一起探究,在探索的過程中不斷提升,也領悟到人類的渺小,使自己更加正向謙遜,嘉義市重視天文教育,首屆K-12(學齡前到12年級)天文教育論壇,15日在蘭潭國小盛大舉辦。

市長黃敏惠以東道主身分出席開幕儀式,歡迎全國各地天文教育夥伴,聚焦討論各級天文教育現況與困境,彼此分享經驗、觀摩交流,相信這次論壇所帶來的效益,對日後台灣的天文教育,一定會有很大的貢獻。

 市長黃敏惠致詞。
市長黃敏惠致詞。(嘉義市政府提供)

黃敏惠市長指出,嘉義市相當重視文化教育,秉持「人文第一、科技相左、精緻創新、國際視野」的教育發展綱領,讓每一個學校發展自己的特色,帶領孩子展開探索。蘭潭國小是嘉義市推廣天文教育的重點學校,除嘉義市地處北回歸線,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外,校方以普及的天文教育和自動化天文台,成為雲嘉南地區推廣天文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也被稱為「嘉義市最接近星空的小學」。

 市長黃敏惠頒贈感謝狀給此次論壇計畫主持人中央大學葉永烜教授(中研院院士)。
市長黃敏惠頒贈感謝狀給此次論壇計畫主持人中央大學葉永烜教授(中研院院士)。(嘉義市政府提供)

更重要的是,那一群熱誠的教育夥伴、志工及家長等,陪伴孩子快樂學習、盡情探索世界。去年國立中央大學,特地將鹿林天文台所發現的第300150號小行星命名為「蘭潭」( Lantan )」,原因是蘭潭國小,為嘉義市天文協會的起始與發展基地,學校與協會相輔相成,師生和志工熱心奉獻,30多年推動自然科學與天文教育不遺餘力。這是台灣首度以小學命名的小行星,振奮人心,肯定嘉義市及蘭潭國小在天文教育的貢獻。再次感謝葉永烜院士、所有遠道而來的夥伴,因為大家的努力,持續讓天文種子往下扎根。

合照。
合照。(嘉義市政府提供)

此次論壇主辦單位為台灣科學特殊人才提升計畫,計畫主持人為中央大學葉永烜教授(中研院院士)。葉永烜院士提到,蘭潭國小是台灣天文教育重要據點,未來在各方面支持下,強化嘉義市天文教育,成為全國學習的榜樣。今年論壇聚焦在學校教育的天文課程,彙整現階段12年國教,天文教育教材內容架構,針對108課綱進行討論,也希望建立一套有系統性的天文教育指南。

教育處表示,這次論壇議程,包括鄰近各國天文課綱的比較、學齡前至高中天文教學現場的經驗分享、12年國教課綱中天文相關的設定內容、高中科展及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競賽等。希望能夠統整目前國內學校K-12,有關宇宙天文知識的教學現況與困境,藉由議題對談方式,激盪出適切的解決方案,讓不同領域的與會者,有縱向與橫向的溝通機會,進而提升彼此發展的能量。

責任編輯:李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