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首辦肥豬國際研討會 8國500來賓共襄盛舉

第六屆肥豬國際研討會的各國講者,持代表國家的肥豬品種照片與國旗。(畜產試驗所提供)
人氣: 106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2年10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賴友容台灣台南報導)第六屆肥豬國際研討會及第二屆動物精準營養國際論壇於27日圓滿落幕,28日參訪台南、屏東畜牧企業。研討會是我國首次舉辦,聚集國內外專家學者、農政單位及產業界等超過500位來賓共襄盛舉,研討會並安排當前矚目的重要議題「全球非洲豬瘟之防疫」論壇,由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向與會各國分享台灣防堵非洲豬瘟的成功經驗。

大會主席畜產試驗所長黃振芳表示,肥豬研討會每兩年舉行一次國際研討會,我國從日本手中接下第6屆舉辦權,透過各國的熱烈參與及分享經驗,顯著的提升了我國肥豬相關研究及產業發展的國際能見度。

台南市副市長戴謙也肯定研討會對我國畜牧產業的幫助,他不忘推薦所有與會貴賓,在研討會之餘也享受台南市的美麗古都風情及當地美食。

來自匈牙利的Dr. József Rátky是肥豬國際研討會的首屆創會主席,他希望承傳研討會的精神,讓全世界的本地豬種能夠受到重視,並保存其特殊性能,維持遺傳種原多樣性。Dr. József Rátky也感謝我國接下第6屆主辦權。

研討會中,西班牙講者Dr. Mercedes Izquierdo Cebrian提到西班牙國寶的伊比利亞黑豬,其傳統飼養方式為放牧,以天然橡樹果實及青草為飼料,具有更健康的脂肪,因不飽和肪肪酸的百分比高,有「走路的橄欖樹」之稱,比吃精料的豬肉更健康、品質更佳。

南韓講者Dr. Byoung-Chul Yang 分享濟州島黑豬時表示,南韓民眾很喜愛本土豬的口感,因此持續改進及保存本土豬種,也促使「Nanchukmacdon」及「Wooriheukdon」品種的誕生。而「Nanchukmacdon」品種有極佳的風味及口感,鮮嫩多汁且適口性佳,也是世界第一個運用分子育種,結合肉質及黑毛基因的品種。

畜試所章嘉潔分享了台灣蘭嶼豬的種原特性,以及對於達悟族人文化的重要性。蘭嶼豬是古老的豬種,遺傳特徵獨特,但因與商用豬種雜交,原生種逐年消失。她也分享了畜試所40年來保種復育純種蘭嶼豬回流蘭嶼的心路歷程,這不僅是肥豬種原保種成功案例,也是達悟族人的重要文化資產傳承。

台灣大學朱有田則是利用基因檢定技術鑑別台灣六堆黑豬,六堆黑豬也是我國另一個重要的珍貴肥豬種原,他也追蹤及分析六堆黑豬與其他豬種的遺傳差異性。

黃振芳並邀與會8國的籌備委員研商,決議下屆肥豬國際研討會由匈牙利主辦,並訂下以後由歐洲國家及亞洲國家輪流主辦的原則。另為了讓世界各國重視本地肥豬的保種及研究,將規劃成立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Fatty Pig Research,深化有關肥豬研究的國際合作。此外,也決議各國協力籌編世界肥豬圖鑑,以紙本記錄肥豬珍貴品種。◇

責任編輯:唐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