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鐵改革 學者籲從人事、財務下手

人氣: 109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22年03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紫馨台灣台北報導)近年台鐵大小事故不斷,影響民眾對台鐵的信心,而公司化是台鐵改革的第一步。行政院日前通過 「國營台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設置條例」草案,預計在本會期會通過台鐵公司化條例,但交通部至今卻仍末有效與台鐵員工溝通,對此,立法委員邱臣遠8日召開公聽會,邀請產官學以協助並督促台鐵改革為出發點做相關建議。

邱臣遠表示,每次台鐵重大事故發生後的檢討報告,結論都是「組織改造」,但始終沒看到政府實際作為,不僅公司化做不到,營運安全的改革也達不到目標。邱臣遠進一步指出,「安全才是改革與企業化的共同目標」,但如今交通部先推動企業化,交通部應審慎思考如何透過台鐵公司化,來達成提升台鐵運輸安全的目標。

逢甲大學智慧運輸與物流創新中心主任鍾慧諭指出,台鐵的安全改革跟公司化是兩件事,台鐵的安全每天都在運轉,但公司化不是說喊一下就能公司化,許多議題不是一天、一年就能解決。對於台鐵改革與公司化的必要性,鍾慧諭表示,目前全世界鐵路營運模式都採企業化營運,台鐵管理局身為四級行政機關,難以應付技術、人力及資金密集的鐵路營運。

對於台鐵公司化,鍾慧諭建議,公司化是台鐵改革的必要作為,包括彈性用人、多角化經營、降低政府干預、可課責的財務計畫,盼未來達到可以獲利的永續營運組織。

台灣鐵路產業工會監召張育豪表示,台鐵應該先把安全做好,對於安全應付出全力,為民眾把關安全責任,管理體系與法規問題可以解決的,盼直接修法解決,不一定要公司化才能解決。

交通部政務次長胡湘麟回應,目前台鐵有7千億資產,但若公司化後全留給台鐵,未必是最好的選擇,因為折舊將會對公司營運產生很大的負擔;另外,台鐵即便公司化,票價也不會完全由成本考量,若政府考量公益而產生虧損,這部分會由政府負擔。

台鐵局長杜微則表示,台鐵公營造成體制僵化,若想提升服務、營運、安全改革,台鐵公司化會是最好的方向,未來在條例的架構下,會繼續與工會溝通,台鐵從來沒有因公司化而暫緩安全改革。

責任編輯:呂美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