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516國際光日 立委:應重視光害問題

人氣: 29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22年05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常懷仁台灣台北報導)516國際光日,立委陳椒華於16日召開記者會,在會中他呼籲人造光源對人類很重要,但是過度的光源有負面的影響,而會中不少專家提出建議,可以透過燈具的設計與規範,可有效減少人造光源,保障夜間行人的安全。

立委陳椒華於16日召開「國際光日,提升效率,規範色溫、減少光害」公聽會,與會來賓有台灣暗空協會理事長林正修、高雄天文學會理事長蘇明俊、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教授趙淑妙。

立委陳椒華指出,人造光源固然對人類在科技發展、夜間活動的安全都有相當重要的功用,但在部分地區,過度光源會造成影響生態、過度消耗能源等負面影響,也有不少醫師指出,科技產品的強光會影響眼睛健康;若未來要達成2050淨零碳排,必須要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減少消耗。

台灣暗空協會理事長林正修表示,NGO組織國際暗天協會致力於為低光害地區推廣觀光,如:合歡山不僅通過認證,且清境農場的業者亦樂意配合,因此吸引不少遊客,也節省照明費用;有人覺得無光就不安全,但透過燈具的設計和規範,可有效減少人造光源的溢散並增加光照效率,保障夜間行人的安全。

高雄天文學會理事長蘇明俊表示,以天文角度來講,減少光害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不少天文學家發現,因大量人造光線照向天際,但卻被大氣中的粒子反射回地表,致使可觀測天體的工具無法看清夜空。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教授趙淑妙指出,過度的光源對鳥類或昆蟲有直接的影響,如:螢火蟲因光源、化學藥劑的逐漸增長,變得難以生存。

責任編輯:呂美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