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基隆中山旗艦社區碼頭美食文化助弱勢

人氣: 7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22年09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陳秀媛台灣基隆報導)基隆市中山區旗艦社區,18日上午於白米甕砲台旁籃球場舉行「愛在碼頭」活動。透過基隆市政府社會處「社區旗艦計畫」及基隆市文化局「社區營造計畫」,並在台電協和發電廠施工處的協助下,結合社區發展協會、愛心慈善團體,共同舉辦碼頭美食市集及碼頭人說故事吃報飯。社區居民及遊客也一同共襄盛舉,場面熱鬧溫馨。

18日也是全國古蹟日,在社區居民的踴躍參與下溫馨展開。基隆市政府中山區區長陳信雄、台電協和發電廠施工處副處長黃明貴、基隆市議員宋瑋莉、莊敬聖、委託行商圈發展協會總經理邱孝賢、基隆市文化局及社造中心、基隆市政府社會處及社區培力中心;基隆中山區旗艦社區團隊的德和社區洪圓明執行長、通化社區葉張桂玉理事長、新建社區簡秀月理事長、中興社區李進發里長等人都蒞臨會場。

活動在太白粉嫩歌舞團、基隆市柔力球協會、基隆我愛舞舞團的精彩表演開場。本次參與擺攤的單位計有碇內社區、和平社區、月老休閒園區、德和社區、通化社區、新建社區、中興社區、海育資訊工作坊、1517手作工作坊、基隆市生命線協會、太白社區及在地居民的熱情參與,各自端出拿手美食,讓現場民眾得以大飽口福,也為傳遞愛心貢獻一份心力。

活動的第一部份「碼頭美食愛心市集」,中 山區旗艦計畫的主辦社區,德和社區執行長洪圓明表示,本次市集活動,除了推廣各社區的產業,讓福利服務可以永續推動。活動所得,將投入協助社區弱勢長輩居家安裝扶手及感應燈具之用,讓長輩居家更安全,是別具意義的活動。

中山區區長陳信雄表示,本次活動的串連,結合在地文化,充分顯示社區的活力,非常令人感動,也感謝社區夥伴的熱情付出。協和發電廠施工處副處長黃明貴表示,台電一向非常支持社區,希望透過合作的力量,將社區更加活化,未來展現更好的面貌。

活動第二部份「碼頭人回家,說故事吃飽飯」結合太白社區向文化局申請的社區營造方案,把太白莊50年來的人文歷史作紀錄傳承。曾在擔任碼頭工人的張英雄、洪榮先生,首先將陪伴他們一生的碼頭工具鉤子捐贈出來,供太白社區妥善保存,讓更多人認識這段歷史。張英雄先生、朱富旺先生接著分享從前在碼頭工作的甘苦談,並介紹當時工作用的器具。曾任職於港務局的和平社區洪順發理事長,也特別分享「碼頭報飯」的由來。洪順發表示早期碼頭工人有6000多人,工作碼頭由於地處偏遠,交通不便,飲食成了一大問題,後來由當時居住在高遠新村的林吳媽媽和家人在16號碼頭附近煮大鍋飯,菜少飯較多,碼頭班長預先到店裡黑板登記當天的數量,當時稱煮碼頭大鍋飯叫『報飯』所以一直延用,等到煮好後班長再拿著扁擔把熱騰騰的飯菜挑到工人工作地點放飯,才解決了吃的問題,民國65年後交通工具進步了,發展到換吃便當文化,這是『碼頭報飯』的由來。透過故事也讓民眾知道早期在交通不便、物資缺乏辛苦的日子,也當珍惜現在幸福的生活。

午飯時刻,由太白社區特別準備大碗豐盛的「碼頭報飯」給參與的民眾,在台北市錫口愛SAX音樂協會的熱情表演下,共同享受愜意的戶外共餐時光。

太白社區理事長也是太白里里長鄭吉雄表示,這樣的活動是第一次嘗試,起初有點擔心。但感謝夥伴的大力支持,讓活動順利,更把愛和善傳下去。希望以後有機會再舉辦本活動,讓大家歡喜之餘還能做善事。

太白社區總幹事郭美華表示,這是一個充滿愛與情懷的碼頭懷舊戶外愛心活動。透過活動,重現碼頭美食並講述碼頭故事,更感謝得到旗艦計畫社區們的支持相挺!有愛心的人很多,最重要的是願意做的心,活動雖然累但值得,以後還會繼續辦理。

責任編輯:筱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