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行業組織:新州一半以上無家可歸者是青少年

自2011年以來,悉尼西部無家可歸的人增加了近60%。圖為一名露宿街头的無家可歸者。 (WILLIAM WEST/AFP/Getty Images)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大紀元2023年01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肖婕澳洲悉尼編譯報導)新州無家可歸者中,有一半以上是青少年。在嚴重的住房危機中,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睡在朋友的沙發上,或在青年避難所尋求庇護。

新州無家可歸組織(Homelessness NSW)負責人瓊斯(Trina Jones)說,51%的無家可歸者是年輕人。

每日電訊報社採訪了兩位住在慈善庇護所的年輕女性。多年來,她們睡在沙發上和公路邊,或生活在不正常的家庭裡。她們是51%的無家可歸者中的年輕人代表。

悉尼西部是無家可歸者上升這一趨勢的中心。自2011年以來,那裡面臨無家可歸的人增加了近60%,而整個大悉尼增加了48%,新州37%,全澳14%。

西悉尼的無家可歸危機是由於出租房空置率迅速減少造成的,該空置率已從2021年10月的2.2%,下降到了2022年10月的1.3%。

該地區一套兩居室出租房的周租金,已從2021年10月的300至390澳元,上升到了2022年11月的350至460澳元。

坎伯蘭(Cumberland)地方政府轄區的無家可歸者最多,超過3000人,其次是坎特伯雷-濱城(Canterbury-Bankstown)有2582人,及費爾菲爾德(Fairfield)的2226人。

慈善機構表示,整個新州都能感受到這一上升趨勢。「越來越多的原因是缺乏負擔得起的租金和家庭破裂,家庭無法承受生活成本上升帶來的壓力,導致了家庭破裂,」瓊斯說。

「上週,我和悉尼無家可歸的年輕人做過交談,他們都在為自己16歲就無家可歸而自責。」

現年19歲的唐斯(Tiarna Downes) 在15歲時,因為家庭衝突被迫離開了母親的家,住進了姨媽家,後來搬去和姐姐一起住,最終住進了庇護所。「我16歲的時候進了庇護所,」她說,「我覺得我哪裡也去不了,我不會成功的。」

唐斯說,無家可歸意味著她從未體驗過童年。「我必須迅速成熟和成長,才能照顧好自己。當我應該是個孩子的時候,我並不是一個真正的孩子,」她說。

20歲的黑爾默斯(Jessika Helmers)有一個吸毒的母親,因為無法負擔或保住租下的房子,她們最後被迫睡在公路邊。

「在很多地方(母親)都付不起房租,因為她把錢花在毒品上,所以我們沒有家,或者她會被趕出去,我們因此在汽車裡、大篷車公園或公路旁都住過。」黑爾默斯說,「我很少接受持續的教育。」

黑爾默斯13歲時,被迫與父親和繼母住在一起,後來搬到祖父家。她說,當她最終搬到寄養家庭時,她體驗到了許多同齡人已知道多年的穩定。

現在,她住在青年之家(Youth Foyer)——這是為無家可歸的年輕人提供危機住宿的主要形式,也是非營利部門正在極力擴展的一種模式。青年之家將單間公寓與教育設施和其它支持服務結合在一起。

青年無家可歸慈善機構青年服務平台(Platform Youth Services)的內部數據顯示,尋求無家可歸支持的年輕人最多的是由於住房危機、包括被驅逐,其次是戀愛關係和家庭破裂,以及財務困難。

「他們生活在一個艱難的世界,」青年服務平台負責人奧特利(Stephanie Oatley)說,「當沒有住處,負擔不起房租,而且被房東攔住時,獨立生活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責任編輯:岳明

了解更多澳洲即時要聞及生活資訊,請點擊 dajiyuan.com.au
(本文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網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