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選戰倒數 美國研究:預測選情壓力有害身心健康

人氣: 86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23年12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賴玟茹台灣台北報導)2024年台灣總統大選進入倒數階段,各家媒體也不斷報導民調解析,或邀各方專家評論選情局勢,據美國研究顯示,僅僅預測與政治選舉相關的壓力,就會對身體健康產生不良的影響。台專家也提醒,避免過長時間觀看政論或批判性的節目,或改為追劇或觀看運動頻道,讓情緒不被選情所左右,影響身心健康。

該研究由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進行,以140名美國成人為研究對象,在2018年美國中期選舉前22天、當天及後7天,請受訪者每天填寫問卷,包括預期每日與選舉相關的壓力、預期應對及每日身體健康的自我報告等。

結果發現,參與者在報告中預期壓力較高的日子裡,身體健康狀況更差;也就是說,僅僅預期可能出現的壓力,就可以讓他們感覺更糟。研究者認為「問題分析」如此重要的原因是,它就是在心理上參與任何預期的問題,是許多其他因應策略的第一步。

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胡延薇表示,從選舉引發熱烈的討論度或各式的選情結果分析等,可看出選舉對大眾是重要大事,容易引發中長期的壓力事件及對生理的影響,通常會出現壓力症候群、感到過度焦慮、注意力不集中等,嚴重則會出現情緒衝動控制困難而引發攻擊的行為;生理上因打亂規律的作息,引發免疫力降低、睡眠品質不佳等。

在這波選情倒數的熱潮中,讓自己處在身心平衡狀態,是重要課題,胡延薇說,批判性思考是一種認知過程,它幫助個體培養認知彈性,能有效處理訊息,提高決策時的質量、多樣化的解決方案,同時也是對自己觀念和信仰的反思,增強心理韌性。

胡延薇提醒,人對於未知的事件通常易感到焦慮,希望能有足夠的控制及安全感,如提前進行批判性思考,準備如何因應,就有足夠的安全感,增加對未來事件的掌握感,有助於身心健康的維持。

若身旁家人朋友相當投入選舉,情緒強烈且受影響,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建議,可以善用「問題分析」的模式提醒對方,像是「選後結果不如預期一切就完蛋了嗎?」等情境,最後她也提醒,避免過長時間觀看政論或批判性的節目,改為追劇或觀看運動頻道,讓情緒不被選情所左右,影響身心健康。

責任編輯:玉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