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ECSP专利 将助加州帝王县太阳电能升级

人气 573

【大纪元2023年12月30日讯】(大纪元记者徐曼沅洛杉矶报导)加州帝王县(Imperial County)因蕴含丰富锂矿而声名大噪。这个长年以农业经济支持的沙漠区域,如今涌入了太阳能发电、电池储能、地热发电和锂矿开采等方面数十亿美元的投资。来自台湾、在全球拥有一百多件专利的“太阳光电能源科技公司”(Big Sun Energy Technology Inc.,下简称BigSun)董事长罗家庆,近期也积极至该地考察,并展现投资意向。

2023年12月8日,太阳光电能源科技公司(BigSun)董事长罗家庆参与帝王县深度考察团。(徐曼沅/大纪元)

据南加州政府协会(SCAG)12月7日发表的一份报告,2024年南加州的经济成长仍强劲走俏,帝王县的再生能源产量在加州排名第二,仅次于克恩县(Kern County),而且帝王县的农业生产也持续成长。但帝王县目前的失业率徘徊在19%附近,相较整个南加州政府协会地区的失业率4.5%~5%,仍明显偏高。

转型:积极研发

罗家庆表示,美国曾是该公司的前三大市场,无论如何,他一定会前来美国发展投资。BigSun一度是两岸单晶太阳能电池专业制造技术领导厂,年营业额达43.5亿台币。但如同世界各国太阳能电池同业所遭遇的问题,BigSun难挡中国大陆厂商的恶性低价倾销;加上没有及时注册专利权,最后只好力求“转型”,积极研发太阳能系统产品,并快速申请全球各国专利保护,避免重蹈以往只在台湾申请专利的遗憾。

罗家庆说:“只有真正的发明家可以生存下来。”2013年,BigSun的美国合作厂商NEXTracker遭遇经济困境时,罗家庆曾对其出货200万美元,并分期三年才结清。然而,NEXTracker凭借智慧整合式太阳能追踪器和软体等专利获利,最后以3.3亿美元被伟创力(Flex)收购。

BigSun十几年前的年营业额就已经达到逾40亿台币,产品销售额累积逾280亿台币;但该公司十几年来,为研发专利所投入资金就高达1亿多美金。罗家庆表示,一个产品的研发成熟到生产,至少要花十几年时间。为了进军美国、中东及其它大型市场,BigSun计划在美国申请股票上市,并已获得逾六成股东支持,未来产品在台湾打下一定基础后,将全力发展国际市场。

追日系统与ECSP

最让罗家庆自豪的是自主研发的“iPV追日系统”。他说,这是基于“一地两用”理念设计的iPV生态系统,可以促成树电共生、农电共生、鱼电共生,或树林式停车场、畜牧场等应用。因为太阳光电系统用地广阔,一地两用有助达成当下最重视的ESG标准,即环境保护(Environmental)、社会责任(Social)以及公司治理(Governance)永续经营的结果。

BigSun的另一项研发专利是“基载能源”的新产品──ECSP熔盐储能蒸气反应炉。有别于传统的聚光太阳能热发电所使用的熔盐储能系统(CSP),罗家庆介绍,ECSP熔盐储能蒸气反应炉可将太阳能发电从补充能源角色升级至基载电力。太阳能电站若搭配ECSP,可24小时全天候运转供电,提升现有太阳能系统4至5倍的建置效能。

帝王县本身就具备太阳能发电优势。虽然因为地处沙漠,太阳能电板上容易沾附灰尘,但这个问题被“风”解决了。帝王谷经济发展公司(IVEDC)执行总裁蒂莫西‧凯利(Timothy Kelley)表示,刚开始吸引太阳能开发商到帝王县时,厂商们对于当地是否有充裕水源来清洁太阳能电池板有疑虑;但实际使用一年后,开发商发现这些太阳能板几乎“不需要清洁”,灰尘造成的太阳能耗损不到10%,且因没有了预估的消耗,太阳能面板产能过剩。

展望帝王县设厂

因为兼具储能和创能的优势,罗家庆对BigSun在帝王县设厂很有信心。据他评估,目前加州工业用电的市价约是22美分/千瓦(cents/kWh),而搭载iPV追日系统和ECSP系统后,在该区域发电,大约只需要3~5美分/千瓦;非常适合工厂添购设备,产生电力自发自用──而且使用太阳能发电的企业还将拥有碳权(Carbon Allowance)。

罗家庆认为,在帝王县设厂更符合经济效益,还可以符合“美国制造”要求,帮客户获得政府补助,所以是BigSun未来的重要发展计划。◇

责任编辑:方平#

相关新闻
美国电池金属开采活跃 30年来首个钴矿启动
加州锂矿储量丰富 可助美国减少对中国依赖
沙漠打造锂谷 台商考察加州帝王县觅商机
台商转向 五千万美元投入加州帝王县设厂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