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台灣人生物科技年會 暢談AI和基因技術

人氣 172

【大紀元2023年07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景燁劍橋市報導)有11年歷史的波士頓台灣人生物科技協會(BTBA)7月8日和9日舉辦年會,再現盛況。來自全美16州的總計200多人齊聚劍橋市(Cambridge)哈佛大學,與波士頓地區知名的生物科技大咖探討基因療法、人工智慧(AI)等業界熱門話題。

波士頓台灣人生物科技協會(BTBA)7月8日和9日在哈佛大學舉辦年會。(劉景燁/大紀元)

生物科技盛會

週六在劍橋市這個美國生物科技重鎮,BTBA邀請了多位波士頓地區資深生物科技專家,與聽眾們暢聊有關生物、醫療的話題。

當天上午的主講人是哈佛大學醫學院基因學教授丘奇(George Church)。他通過網絡視頻參與會議,為聽眾介紹了一些業界資深專家,以及他本人與學生的研究成果。這些成果包括DNA和RNA測序,基因檢測的未來發展方向,各大醫藥公司對基因療法的探索,以及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技術在基因研究方面的應用等等。

7月8日上午的主講人是哈佛大學醫學院基因學教授丘奇(George Church),他通過網絡視頻參與會議。(劉景燁/大紀元)

接下來,四位座談嘉賓與聽眾分享了他們的科研經驗和從業心得。上午的座談嘉賓是Takea公司計算生物學主任李彬、Amgen公司仿生數據科學主任許益祥、Moderna公司計算免疫學副主任郁文涵,以及哈佛醫學院副教授余坤興。通過回答主持人和聽眾的提問,這四位嘉賓主要談到了他們對數據科學和AI技術的實踐經驗。

座談嘉賓們與聽眾分享科研經驗。(劉景燁/大紀元)

週日的主講人是Everly Health公司高管Liz Kwo。在為期一天半的年會中,主辦方還邀請了其他多位資深生物科技專家到場,主持幾場專題研討會和座談會。會場外的大廳還有諸多展板,展示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

BTBA感謝座談嘉賓們蒞臨。(劉景燁/大紀元)

傳承科研經驗 BTBA成長壯大

自2012年成立以來,BTBA日益成為波士頓地區舉足輕重的生物科技交流團體,吸引著不同地區、不同族裔專家的參與。去年,BTBA舉辦10週年慶典,有來自世界多地的數百位生物科技菁英參加。

BTBA會長邱亮源感謝大家參與和支持本次年會。(劉景燁/大紀元)

在週六的年會開幕式中,BTBA會長邱亮源、何逸雲感謝所有來賓的支持,並介紹了BTBA的發展歷程。

「自2012年由一群博士後和學生建立以來,BTBA一直致力於促進個人職業發展、科學合作,以及波士頓生物科技行業和學界的工作。」邱亮源說。

BTBA向傳承科研經驗的導師們贈送褒獎。(劉景燁/大紀元)

他談到,BTBA為這些目標而舉辦了很多活動,建立了許多項目,例如職業發展指導、求職論壇、社交活動,還有「生技來一刻」廣播節目等等。BTBA過去已經舉辦過10屆年會,每次都吸引許多地區的數百人報名參與,協會成員們為得到的支持而感到榮幸。

會場有展示科研成果的展板。(劉景燁/大紀元)

當天還有一些嘉賓到場祝賀BTBA的成就,包括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孫儉元、僑教中心主任潘昭榮、科技組組長蔡孟勳、教育組組長黃薳玉等等。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教發展及國際合作處處長葉至誠通過網絡視頻致詞。哈佛大學台灣同學會協助BTBA申請到年會場地,會長謝郁俐也上台祝賀本次年會成功。

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孫儉元致詞。(劉景燁/大紀元)
駐波士頓科技組組長蔡孟勳致詞。(劉景燁/大紀元)
哈佛大學台灣同學會協助BTBA申請到年會場地,會長謝郁俐歡迎來賓。(劉景燁/大紀元)

孫儉元談到,他已多次參與BTBA的活動,看到BTBA為台灣的生技專業人士提供機會,促進台、美的科技交流。生物科技是波士頓地區的熱門行業,也是台灣的重要產業。孫儉元期待BTBA在兩地的生物科技進步中發揮更大作用。◇

責任編輯:馮文鸞

相關新聞
BTBA迎新 李威聯分享職涯經歷
BTBA慶十週年 群英聚首話生技
波士頓台灣生技論壇 聚焦核酸療法
台社團中餐交流 「素描湘」創辦人分享創業苦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