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報告:僅逾24%全科醫生提供Bulk-Billing

珀斯醫療
一份新報告顯示,不到四分之一的澳洲全科醫生為成年患者提供「統一報銷」(Bulk-Billing)計費問診服務。圖為示意圖。(shutterstock)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24年01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夏楚君澳洲悉尼編譯報導) 一項研究發現,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澳洲全科醫生為成年患者提供「統一報銷」(Bulk-Billing)計費問診服務,此外,看全科醫生越來越貴。

醫療服務價格分析公司Cleanbill的獨立報告詳細介紹了全澳6,800多家診所的問診定價結構,結果顯示,只有24.2%的全科醫生為成人提供「統一報銷」計費問診服務,但這一數字在塔州最糟,不到 1%(0.9%),在新州最好,為37.2%。

報告還發現,全澳平均自付問診費為41.69澳元,高於Cleanbill 2023年報告中的平均值40.45澳元。南澳的平均自付問診費最低,為38.68澳元,塔州的平均自付問診費最高,為51.19澳元。

最新報告還顯示,昆州的平均自付問診費為41.27澳元,這一數字在維州為41.19澳元,在新州為42.24澳元。

報告還發現,昆州的平均自付問診費比上次報告增加了2.8%,這一費用在新州增加了3.1%,在維州增加了2.5%,在南澳則增加了7.2%。

據《每日電訊報》報導,Cleanbill創始人吉爾斯皮(James Gillespie)說,這項研究是在聯邦政府於去年11月實行新的「統一報銷」計費激勵措施之後進行的。

他說,儘管從11月1日起政府注入了35億澳元,但向不符合優惠條件的成年人提供「統一報銷」計費問診服務的診所減少了11.1個百分點。

他說:「(這相當於)514家向所有人提供『統一報銷』計費問診服務的診所轉向私人收費,或只向某些群體提供這一服務。」

「數據顯示,全科醫生普遍認為,繼續「統一報銷」計費問診服務已不符合他們的運營狀況。」

澳洲全科醫生協會(RACGP)主席希金斯(Nicole Higgins)說,這份報告進一步證明,有必要採取更多措施,確保所有澳洲人都能獲得負擔得起的醫療服務。

她說:「這份報告表明,我們需要採取更多措施來解決澳洲醫療費用不斷上漲的問題,患者的經濟問題也是全科醫生在《2023年國民健康狀況》報告中最關心的問題之一。」

「雖然政府將激勵『統一報銷』計費服務措施增加了兩倍,幫助更多的全科醫生為特定群體,包括兒童、養老金領取者和醫療保健卡持有者提供這一服務,但還需要做更多工作,以確保其他人群能夠負擔得起醫療服務。」

希金斯表示,每個人都能負擔得起全科醫療服務「絕對至關重要」,這不僅能幫助人們更健康地生活,還能減輕醫院的壓力。

「這也是我們最具成本效益的醫療服務,20分鐘的全科醫生諮詢大約需要40澳元,而去醫院看病則需要600多澳元,如果病人住院,費用還會更高。」

但衛生部長巴特勒(Mark Butler)的辦公室還對Cleanbill報告提出了質疑,認為該報告沒有準確反映「統一報銷」計費率或自付數據。

該辦公室稱,2023—2024年第三季度的最新「統一報銷」計費統計數據顯示,73.2%的標準全科醫生問診是「統一報銷」計費的。

國民保健福利計劃(MBS)的數據顯示,2023—2024年標準全科醫生會診的自付費用比上一年降低了0.7%,從39.29澳元降至39.00澳元。

責任編輯:宗敏青

了解更多澳洲即時要聞及生活資訊,請點擊 dajiyuan.com.au

(本文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網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