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甘薯导入自动化农机具 完备产业一贯化栽培

嘉义农业试验分所分所长方怡丹致词。(嘉义农业试验分所提供)
人气: 45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24年04月12日讯】(大纪元记者李撷璎台湾嘉义报导)甘薯为台湾重要的杂粮作物,近年来超商推出的烤甘薯更成为消费者健康饮食的新选择。由于甘薯产业面临严重缺工问题,且缺乏适当的种植、管理与采收农机,造成产业发展瓶颈。

为解决产业危机,农业试验所嘉义农业试验分所与瓜瓜园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从国外引进自动化农机具,包含覆膜机、插植机及采收机,配合甘薯产业现有的农机,建立适合台湾甘薯栽培的一贯化管理模式,不仅能减少人力需求50%、提升生产效率2倍以上,同时也促进甘薯产业升级与稳定发展。

甘薯一贯化栽培作业模式及相关农机说明。(嘉义农业试验分所提供)

夯番薯红到国外,产业面临缺工难以扩大生产规模

农试所表示,近年台国内甘薯种植面积维持9千至1万公顷,年产量约25万公吨,产值约30亿元,甘薯加工产品相当多元,除了在国内畅销,也外销至海外15个国家,单单就超商烤甘薯,年贩售量就超过4,000万条,销售额逾10亿元。该所表示,甘薯产业虽发展蓬勃,但从种植、田间管理到收获、分级等作业,都相当仰赖人力。

农机操作示范。(嘉义农业试验分所提供)

甘薯种植与采收通常为15-20人以上的团队作业,人力费用约占生产成本3-4成以上,因此缺工问题会严重影响生产效率与农民收益。为协助建立全产业链机械化生产,农试所嘉义分所与瓜瓜园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引进国外自动化机械设备,建立从整地覆膜、种植、喷药施肥、中耕翻蔓到采收的机械化管理模式。

宣导合照。(嘉义农业试验分所提供)

一贯化栽培模式 省时、省工、便于生产管理

农试所说明,传统甘薯栽培耗费大量人力与时间,尤其在种植与采收阶段,一直欠缺适合台湾田间环境及栽培模式的机械,此次引进覆膜机、插植机及采收机,配合产业原有的农机,串接建构一贯化生产模式,将可带动产业转型。新引进的覆膜机兼具作畦与覆膜的功用,使用于秋冬里作栽培,有保水、保温并免除草的优点,相较于以往传统人力覆膜需要4-5人,一个工作天作业1公顷,新引进的覆膜机可单人作业,一个工作天约可作业1.5公顷,且覆膜的畦面较平整稳定。插植机为单人自走式操作,具有改善插植角度、深度以及植后压实的功能,评估种苗存活率可达9成5以上,一个工作天约可作业4分地,较传统插植效率高2倍。

此外,以往从日本及韩国引入的采收机不易与国内甘薯栽培模式相容,导致采收效率无法提升,此次引入丹麦的自动化采收机,不但能有效去除夹杂的土块与石头,还能节省一半以上的人力。国内传统的人工采收方式,采收1公顷,一天约需8-9人,而新引进的采收机人力使用为3人,而采收1公顷,一天约仅需4人。此外,该采收机机身为L型附挂于曳引机,能有效利用空间并缩短采收机长度,也方便转弯及回转,符合台湾农地偏小的规格限制。农试所强调,ㄧ贯化栽培模式能提升生产效益,使甘薯产业实现生产链全机械化的目标,是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新利器!

责任编辑:玉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