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18歲少年異膚大爆發 積極治療「異」起變好

鄭同學異位性皮膚炎精準治療前,全身奇癢難耐,經常抓到破皮流血,雙腳更是滿目瘡痍。(新竹馬偕提供)
人氣: 90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24年04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倩玉台灣新竹報導)一名居住在新竹18歲的鄭同學,四年前異位性皮膚炎發作,全身奇癢難耐,原以為是在升學班唸書、考試壓力太大所導致的,就沒有特別在意,直到病況越發嚴重,除了無法忍受劇烈的癢感,不斷搔抓造成全身傷痕累累、傷口流湯流血、皮屑滿天飛,晚上也癢得睡不著,白天讀書時無法集中精神,不論身心都百般困擾,曾至新竹多間皮膚科診所求醫,但症狀始終未能改善。

新竹馬偕醫院表示,青春期是生理發育和心理發展產生急遽變化的階段,學生若此時爆發異位性皮膚炎,往往身心俱疲,同時面臨嚴重感染、憂鬱的高風險危機。

鄭同學一年前到新竹馬偕醫院皮膚科謝雅如主任門診求治,配合醫師的治療計劃,接受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和施打生物製劑,以及搭配週2-3次的照光療法,經半年的治療後,搔癢情形和皮膚狀況大幅改善。

鄭同學分享說,異位性皮膚炎的情況不只嚴重影響皮膚外觀及睡眠品質和團體社交,甚至造成家庭關係緊繃。配合醫師積極治療後,癢感明顯消失、皮膚狀況大幅改善,逐漸恢復健康的型態,連疤痕也消失了,從前夜晚輾轉難眠,現在一覺到天亮,還可穿上短褲自在舒服地運動,這些看似平凡無奇的小事,對她而言卻是彌足珍貴。

不只是「皮在癢」 異膚是全身發炎的疾病

新竹馬偕皮膚科醫師李幼華表示,「不只是皮在癢(意指皮膚淺層的病灶),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全身性發炎疾病。」異膚病友常會因為極度的搔癢而嚴重影響睡眠與生活品質,且隨著病症惡化與持續時間變長,研究發現會增加4大類共病的風險,包括:過敏、感染、慢性病/全身性疾病,以及心理精神疾病等,對生長發育和課業工作造成不良影響。

中重度異膚難治 標靶治療成新契機

謝雅如表示,異位性皮膚炎依據嚴重性的不同,已有外用抗組織胺、口服皮質類固醇/抗生素、紫外線光照、外用局部鈣調磷酸酶抑制劑、口服小分子藥物、生物製劑等多元治療選項。近年醫療進步下,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已進展至標靶治療,主要分為兩大類藥物:「口服小分子藥物」與「生物製劑」。

謝雅如說,「口服小分子藥物」能夠抑制體內發炎細胞激素,但需經肝臟代謝後由腎臟排出,因此須定期回診抽血監控數值;「生物製劑」是目前唯一能直接針對第2型發炎反應進行阻斷的治療方式,透過鎖定並抑制第2型發炎反應的介白素4與介白素13的方式,從更源頭阻斷發炎路徑,迅速改善癢感及病灶面積暨嚴重度指數(EASI)問題,另外生物製劑安全性高、副作用少,不用定期回診抽血追蹤肝腎功能,6個月以上的寶寶皆可安心使用。

謝雅如呼籲,為了與異位性皮膚炎和平共處,應提早介入且積極治療,「異」起改變、「異」起更好,無論使用何種治療方式,都應遵從醫囑勿自行減藥或停藥。針對有肝腎代謝疑慮的藥物,則應確實做到定期回診監控數值。如對療效速度、藥效維持時間、治療方便性有疑慮,都可與醫師討論更精準抑制發炎反應且副作用低的治療方案。

謝雅如還提到,除了藥物治療,別忘了日常保養,勤抹乳液、保持正常作息和愉悅心情、吃原型食物不要吃加工食品、遠離誘發因子,都有助維持異膚穩定。

責任編輯:玉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