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阳明山发现新物种 中山大学命名“阳明山温泉红藻”

中山大学生物科学系助理教授傅瀚仪组跨国研究团队,确认阳明山采获的温泉红藻为新属新种,命名为“阳明山温泉红藻”。(中山大学提供)
人气: 100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大纪元2024年05月02日讯】(大纪元记者袁世钢台湾台北报导) 中山大学生物科学系助理教授傅瀚仪的研究团队2015年在阳明山国家公园焿子坪硫磺泉附近采集到一种温泉红藻,经比对与全球指标性基因序列资料库GenBank中的样本,发现样本辨识有误,进一步判定为新属新种,并命名为“阳明山温泉红藻”,极具生物科技发展潜力。

傅瀚仪表示,温泉红藻纲(Cyanidiophyceae)是一群单细胞红藻,可在高温强酸环境中存活,主要分布在硫酸比例较高的温泉水体区域。研究团队于2015年在阳明山国家公园主要温泉区之一的焿子坪硫磺泉附近采集到一种温泉红藻,其个体极为细小,散布在雾气之中非肉眼可见,若成群则可看到一片蓝绿色,最初判断为“Galdieria maxima”藻种。

阳明山焿子坪样区的温泉水中,可见成群的温泉红藻。
阳明山焿子坪样区的温泉水中,可见成群的温泉红藻。(此研究共同作者、东海大学生命科学系教授刘少伦提供)

傅瀚仪说,“Galdieria maxima”是同属中细胞最大的一种温泉红藻(直径6~16.5 μm),具备吸收多种有机碳进行异营生长的能力;然而,研究团队在焿子坪硫磺泉所采获的红藻细胞却很小(直径1.2~3.8 μm),且无法在含葡萄糖培养液中异营生长,且与同属不同种的红藻亲缘关系甚远,相关文献也都有部分不进合理之处。

由于温泉红藻不易从外观特征辨别分类,傅瀚仪的团队采用基因序列辨识物种后,再以比较基因体学的方法分析,意外揭露基因序列资料库GenBank所藏“Galdieria maxima”藻种样本辨识有误;因为同一藻种不同取样的同一基因序列应高度相似,但研究结果却截然不同,研判当初作为新种命名的藻株混合到两个以上的物种,使样本受到污染。

为此,研究团队将在阳明山采集到的温泉红藻进行基因体定序与组装,并利用基因体、形态与生理等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后,提出此种藻株应为新属新种,并命名为“阳明山温泉红藻”(Cyanidiococcus yangmingshanensis);研究结果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藻类学期刊(Journal of Phycology)》。

傅瀚仪强调,温泉红藻具有嗜热嗜酸、特殊光合作用调节机制等特性,且能吸附重金属,有助应用于生物科技与仿生技术,未来发展极具潜力,可望作为固碳或废水处理等绿色材料。◇

责任编辑:昌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