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核三廠1號機7月除役 藍委:4倍成本補3%電力缺口

2024年5月29日,經濟部次長林全能表示,每年皆會進行用電需求評估,目前平均用電年增2.7%,若納入AI用電需求,估會高過3%。(宋碧龍/大紀元)
人氣: 23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24年05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侯駿霖台灣台北報導)核三廠1號機將於今年7月底停機,國民黨立委洪孟楷29日指出,台灣屆時將出現3%電力缺口,尤其再生能源購電成本是核電4倍,加上未來10年台灣AI發展,半導體等產業用電預估再成長三成,現況恐難因應。經濟部次長林全能表示,將由大潭7號機、9號機,太陽光電及離岸風電補足缺口。

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29日討論核能議題。洪孟楷說,經濟部長郭智輝近期也指出,台灣勢必要跑在領先群,因應AI高科技應用,台灣未來3至5年用電成長多大?對此,林全能回應,過去台灣年均用電成長為2.7%,若將半導體、AI納入計算,年均成長約落在3%以上。

洪孟楷表示,依該數據複利來看,代表未來10年用電成長很可能來到3成,如今要加蓋火力電廠,即便不做環評和可行性評估,光開工到完工就至少要6年。此外,根據台電官網數據,核電發電占比達6.2%,今年7月核三1號機停機,發電缺口將降低3.1個百分點,應如何補足發電缺口。

林全能說,火力發電的大潭7號機、9號機新機組將上線,還有太陽光電及離岸風電因應。不過,洪孟楷認為,光電目前有9成向民間購電、每度成本約4.5元,核電每度成本則介於1.1至1.5元之間,等於彌補3%用電缺口要付出4倍成本代價,加上2025年核三2號機也要除役,質疑供電可能追不上。

林全能於報告中談及,由於《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運轉執照屆期後已不得運轉,故相關延役問題也面臨同樣的法規規範;若核電後續修法並決定延役,台電表示,針對核安部分須進行核電廠安全總體檢、設備汰換更新、福島安全強化方案及耐震補強評估。

針對核電廠同行審查報告10年沒下文,核安會主委陳東陽說明,2011年發生日本福島核電廠事故後,就要求台電進行審查,Peer Review(同行評審)有3個階段,專業評估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現階段在第3階段審查,但預估核三廠報告今年底將出爐、核一廠報告明年初可拿到。

不過,代工廠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曾提及,台灣應延役核二、核三廠,並引進芬蘭OL3新型核電廠,為台灣帶來30%至32%的核能發電,平均電價可望下降約3成左右。

童子賢強調,他並非主張不建設綠能,可以繼續讓占比至少達20%,若採用OL3技術加上綠能,台灣的不排碳發電比重,就能從現行16%增加至50%。

責任編輯:呂美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