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讓課綱與時俱進 學界籲納半導體單元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30日舉辦「高級中等教育修法暨108課綱實施檢討」公聽會。(宋碧龍/大紀元)
人氣: 62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4年05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莊璦筠台灣台北報導)108課綱上路以來,爭議與檢討聲浪不斷,如必修學分數不足,導致無法銜接大學專業課程,對此,立委柯志恩30日召開公聽會聽取各界意見,多位專家提及,素養需要有知識的基礎,呼籲調整基礎學科的必修時數;教師也建議自然科納入量子科技、半導體等單元,讓課綱與時俱進。

108課綱的重要精神為「 自主、互動、共好」,強調適性教育,自主與多元學習等核心素養,今年邁入第5年,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30日舉辦公聽會,針對108課綱實施做相關檢討。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高中部主任林建增表示,108課綱以素養為導向,但素養要有知識作為基礎,拿掉太多學科架構,知識量不足,對於弱勢族群甚至不愛讀書的孩子,這可能影響他們能夠系統學習知識的時光。

國教行動聯盟副理事長陳國祚認為,「應讓學生對所學感興趣」,建議給學生有選擇權,是要自主學習或讓老師教學,這樣能幫助學習動機不明確的學生,減少學習資源差距;此外,他也建議,增加自然課的時數,以因應台灣在科技上的發展。

會中,多位老師提及必修時數問題,北一女中物理科教師簡麗賢指出,108課綱中的自然科學必修時數只有12節,還必須分配給物理、化學、生物與地球科學4個科目,能教授的內容比過去少,也讓科學的基礎知識淡化許多,同時會影響大考中心實務型升學命題的範圍,建議調整為16節。

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祕書長段心儀認為,必修學分影響的不僅是上課時數,更是學習基礎學科的氛圍,適度調整自然科必修學分和選修學分的配置,讓基礎扎根和適性探索取得平衡,不要本末倒置,建議必修增加至18學分並降低選修至26學分。

另外,簡麗賢建議課綱也應與時俱進,現今科技不斷進步,量子科技、半導體、超導體等單元,也應該納入必修課程領域內容,讓未來學生了解發展趨勢。

在學習歷程檔案部分,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鍾蔚起認為,學習歷程檔案過度跟升學掛鉤,是很大的問題,台灣家長教育聯盟常務理事陳明恩認為,學習歷程檔案是讓學生認識自己的工具,有其意義跟價值,但問題在於學生沒有認識到重要性。

立委柯志恩表示,肯定課綱的制定立意良善,但課綱提供架構,更多需要學生透過自主學習讓自己成長,如何激發學生的自主性就是最大的重點,不能讓學生在中途對學習就失去興趣。

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研究員洪詠善認為,各界對課綱有不同想法是相信孩子值得更好的教育,成就一個孩子需要社會的力量以及各界協力合作。

責任編輯:呂美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