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加科學家:COVID-19或從武漢實驗室泄露

COVID-19病毒來自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動物的觀點,「無有力的證據支持」。圖為武漢華南海鮮市場。(NOEL CELIS/AFP via Getty Images)
人氣: 622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4年06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周行多倫多報導)美國國會繼續調查COVID-19疫情起源之際,一位加拿大科學家在《紐約時報》上闡述了她的觀點:病毒可能是從實驗室泄漏的。

據《國家郵報》報導,曾昱嘉(Alina Chan)撰寫的文章,通過5個關鍵點,闡述了COVID-19病毒從實驗室泄漏的觀點。

曾昱嘉是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布羅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的分子生物學家,專門從事基因治療和細胞工程研究。她還與科學作家馬特·里德利(Matt Ridley)合著了2021年出版的《病毒:尋找COVID-19的起源》一書。

一個巧合的起點

第一個關鍵點,就是「引發此次疫情的類SARS病毒出現在武漢,而武漢是世界上最重要的SARS類病毒研究實驗室所在地。」

這可能只是巧合,但曾昱嘉指出,武漢病毒研究所在石正麗的帶領下,已經尋找類SARS病毒超過10年。石正麗的團隊曾多次前往1500多公里外的雲南省,收集蝙蝠樣本。

她說,當疫情開始時,石正麗曾公開表示,疫情是否可能來自她的實驗室。

有關類似病毒的泄露文件

曾昱嘉的第二關鍵點:在疫情爆發的前一年,武漢病毒研究所曾與美國夥伴合作,提出製造具有與SARS-CoV-2(引發COVID-19的病毒)相同定義特徵的病毒。

2018年,一份泄露的Defuse研究項目資助提案顯示,該項目旨在製造一種類似SARS的病毒,該病毒具有一種獨特的特徵,即弗林蛋白酶切割位點,可增強病毒對人類的傳染性。曾昱嘉說,SARS-CoV-2病毒具有該特徵,基因數據表明,它在疫情開始前就獲得了該特徵。

「最終,一種前所未見的類SARS病毒,帶有新引入的弗林蛋白酶切割位點,與武漢研究所Defuse提案中的描述相符,並在提案起草後不到兩年時間裡,在武漢引發了疫情。」她說。

實驗室安全規程不達標

曾昱嘉的第三關鍵點是:武漢的實驗室的能力,不足以控制像COVID-19那樣強傳染性的空氣傳播病毒。

處理活病毒的實驗室,可以在四個生物安全級別下運作,其中BSL 1是最低保護級別,BSL 4是最高級別。曾昱嘉說,在疫情爆發兩年後,一名在台灣BSL 3實驗室工作的科學家,就感染了COVID-19病毒。

她補充說,Defuse提案的早期草案,建議武漢實驗室在BSL 2級別下運行,以節省成本。然後,她引用了美國冠狀病毒學家拉爾夫·巴里克(Ralph Baric)對另一位科學家說的話。對於武漢的工作按照BSL 2標準進行就足夠的說辭,巴里克說:「是的,中國有權制定自己的政策。如果你願意,你可以相信這是適當的保護措施,但別指望我會相信。此外,不要試圖用這些廢話來侮辱我的智商。」

市場來源缺乏證據

曾昱嘉的第四個關鍵點是:COVID-19病毒來自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動物的觀點,「無有力的證據支持」。

部分原因,是中國的調查人員最初認為該市場是病毒源頭,因此他們沒去尋找任何證據來反駁該假設。曾昱嘉指出,中國當局掩蓋了與該市場無關的早期病例報告,並以生物安全為由,銷毀了一些早期患者的樣本,使得重建該疾病的早期傳播變得很困難。

「海鮮市場或其供應鏈中,從未證實有任何一隻動物被感染。」她說,「既然無確鑿證據證明疫情始於華南海鮮市場,那麼,病毒出現在武漢的事實,就直接指向武漢獨特的SARS類病毒實驗室。」

關鍵信息仍然缺失

曾昱嘉的第五個關鍵點是:儘管對動物貿易,以及與市場相關的人員進行了深入調查,但仍沒找到關鍵證據,可證明COVID-19源自野生動物買賣。

她說:「調查人員或者未能收集到,或者就是沒報告COVID-19源自野生動物貿易的關鍵證據。」

她在結論中寫道:「無論疫情始於實驗室還是市場攤位,不可否認的是,美國聯邦資金幫助武漢研究所建立了前所未有的SARS類病毒庫,並促進了增強這些病毒的研究。武漢研究所的研究倡導者和資助者們,包括安東尼·福奇(Anthony Fauci),應配合調查,幫助找出並彌補導致此類危險工作的漏洞。世界絕不能繼續承受可能導致病毒大流行的、無法容忍的研究風險。」

曾昱嘉的建議是,徹底、可信的調查,將防止未來的疏忽行為,有助於恢復公眾對科學和政府的信任。她說:「這也將向世界表明,美國的領導人和科學家,並不害怕疫情背後的真相。」

責任編輯:岳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