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故事:萬寶常遇神仙知八音

歐陽子雲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月26日訊】沒人知道萬寶常是什麼地方的人。他生性聰穎,富有音樂天分,尤其擅長樂器的「八音」(古代的八音指金、石、絲、竹、匏、土、草、木)。

有一次,寶常在野外遇到了十幾個人,他們衣著華麗,車馬豪華,隨從如雲,好像在等候什麼人,寶常趕塊迴避開他們。但是他們派人把他叫到車前說:「天帝見你有音樂天才,將把快要失傳的八音音律傳授給你,以挽救敗壞的音樂,然而正宗的八音你從未聽過,故讓天界的樂官把八音的要訣告訴你。」於是仙人讓他坐下,將歷代的正宗音樂一一傳授給他,寶常牢牢將其記住。不久,仙人們凌空而去。盡管與仙人一起只有一會兒,可回到家時,卻已過了五天的時間。

自從仙人傳與寶常歷代的正宗音樂之後,他對人間的音樂,無不精通。有時,他與朋友吃飯聊天談及聲律,手頭沒有樂器可供演示,就以筷子敲打碗碟餐具和各種雜物,奏出「宮、商、角、微、羽」五音俱全的絲竹之樂,為當時的人所欣賞不已。

他歷經南北朝的北周、隋朝,落拓不羈,一直沒有入朝作官。隋文帝開皇初年,沛國公鄭譯重新修訂了宮廷中的樂譜和與音樂相關的禮儀,文帝召見寶常,詢問他鄭譯修訂的音樂可不可行。寶常說:「那是亡國之音,哀怒浮散,不是正宗的宮廷音樂。」他極力反對使用這
種音樂。於是文帝下詔令寶常創造新的樂曲和樂器。一經演奏,果然與鄭譯修訂的樂譜大不一樣。寶常還說過:「以前有按《周禮》創作並以十二律與七聲相配的《旋宮》樂曲,但自漢、魏以來,《旋宮》曲樂失傳,連懂音樂的人都聽不懂了。」寶常就將此樂創編了出來,卻惹來人們的嘲笑。但是文帝又讓寶常試著演奏《旋宮》曲,寶常即興就演奏出來了,眾人都感驚異。寶常對當時的樂曲和樂器的改革,不可勝記。然而他的樂曲雅緻澹泊,不合世俗的口味,人們不喜歡,也就得不到流行。

每當他聽到掌管宮廷禮樂事務的「太常寺」演奏樂曲時,就哭著對人說:「這種音樂淫厲而哀,天下不久就要大亂,百姓又要遭殃了。」當時天下太平、富足,處處鶯歌燕舞,一派全盛之勢。人們聽了他的哭訴,並不以為然。隋煬帝大業十四年時,果然天下大亂,證實了寶常所言。當時鄭譯、何妥、盧賁、蘇道、肖吉、王會言等人皆能創作雅樂,安馬駒、曾妙達、王長通、敦金樂等人都能創作新樂曲,他們對寶常是心服口服,稱他的音樂才能是上天所賜。

萬寶常沒有孩子,他常對朋友說:「我要有個三長兩短,身邊連個侍候的人都沒有。」一次生病,他的妻子將家財席捲一空,寶常幾乎餓死。忽然有一天晚上,先前傳他八音的神仙降臨到他家,對他說:「你本就是天界的仙人,捨棄了天宮裡的高逸,貪念塵世之愛,淪落在此,如今你在人間的期限已到。你應該還記得天界的雲亭宮盛會吧?」寶常一時有些茫然,過了很久才悟到是怎麼回事。第二天他對鄰居說:「我本是仙宮裡的神仙,被貶謫到人間,很快就要回天上去了。」過了十天,他忽然不見了,人們也不知他去了何處。

【正見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唐憲宗元和初年,元徹、柳實兩人居住在衡山上。二人都有叔叔或伯父在浙東做官,他們都受官司連累,各自躲到到歡州和愛州。
  • 馬周是仙界華山素靈宮的一位仙官。唐代李氏將要受命於天取代隋朝時,太上老君派馬周到人世間幫助唐太宗李世民治理國家。馬周到了人世後,卻天天沉緬於飲酒,二十年都默默無聞地混跡於俗人中,完全忘了上天給他的使命。後來竟落魄江湖,飢寒交加,人人都躲著他,多次向人磕頭告幫。他聽說袁天罡從四川到陝西來了,據說他善於看相,就去見他,求他看看自己的將來是兇是吉。袁天罡看了馬周半天後說:“你的五神已經離你而去,你的生命已危在旦夕了,哪裡還有什麼相可看哪!”馬周一聽大驚失色,問有什麼辦法可以消災免死,袁天罡說:“你可以從這裡一直向東走,會看見一個騎牛的老人。你不要和他說話,跟著他走就行,這樣你的病就可以免除了。”
  • 道士王纂乃金壇人,住在馬跡山中。平時好積陰功救助生靈,即使對待動物也非常愛護。當時是西晉末年,中原大亂,飢荒遍地瘟疫流行,而且還到處發生了有毒的瘴氣,病死了很多人,田野荒蕪,十室九空,到處都是病餓而死的屍體。王纂在自己修身的淨室寫了奏章向天神告急求上天救助人世的災民。
  • 太玄女姓顓名和,小時候就失去了父親。有人給她母女相面,說她不能長壽,她悲悲切切地因為這事而發愁。她常說:“人活在世上,一旦死去就不能復生。何況聽說壽限短促,不修行就不可長生。”於是她走訪明師,洗心求道,學到了王子喬的道術。
  • 萼綠華是個女仙,穿著一套青衣。在晉穆帝升平三年已未十一月十日夜裡,她降臨到羊權的家中。她說自己是南山人,羊權不知她是何方神聖。從這次以後,一個月內就六次到羊權家。
  • 葉法善,字道元,出生在南陽的葉邑,後住在處州松陽縣。葉家四代修道,都好做好事積陰德以救物濟人。他母親姓劉,因為白天睡覺,夢見流星進入口中,吞下之後便懷了孕。懷孕十五個月才生下他。
  • 劉根字君安,是京城長安人,年輕時就精通詩、書、禮、易、春秋這“五經”。漢孝帝綏和二年,劉根被舉薦為孝廉,被任命為郎中。後來劉根辭去官職進山學道,在河南的嵩山裡住進一個石洞,石洞在懸崖絕壁上,有數千尺高。
  • 龐女小時候就不吃東西,總是仰慕清虛之道,經常說:“我應當升天,不願意住在人世。”她的父母把這話當作戲言而已。
  • 魯妙典是九嶷山的女仙官。生來聰敏,品德高潔,吃素不喝酒。十多歲時,她對母親說:“食物的氣味臭濁得很,一聞到就鼻腦疼痛,希望不要再吃飯。”
  • 盱母是豫章人。在外表上,她與世俗之人沒有什麼兩樣,在內心裏她卻在修習玄真要訣。她常說:“一千年前,我曾住在西山,應該在那裏回歸真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