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米勒預測失準 氣象局:秋颱分析資料有限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3日報導】(據中廣新聞報導)對於外界指責對米勒颱風行進路線預測失準,氣象局表示:從一九四七年以來,十月底之後出現並侵襲台灣的颱風,一共只有十八個,數量並不多,根據歷史資料顯示:秋天從呂宋島北上的颱風,北部地區容易豪雨成災。不過,秋颱的特性是天氣環境比夏天複雜,所以路徑預測相對比較困難。曾經帶來嚴重災情的秋颱,除了1998年的瑞伯颱風,還有三年前的象神颱風。

預報中心主任葉天降表示:1947年以來,曾經在十月中旬到十月底,發佈海上或陸上颱風警報的颱風,一共只有十八個,十一月以後的颱風,更只有14個,顯示氣象機構對於秋颱的瞭解的確相當有限!

葉天降表示:秋颱的特性在於大氣環境正值季節交替,所以相當複雜,路徑的預測變數很多,包括颱風本身的強度,是否有東北季風等等,不過,秋颱共同的特性,就是一旦碰上東北季風,就可能產生所謂的『共伴效應』,造成局部地區出現豪雨,甚至成災

觀察歷史資料可以發現:米勒的路徑與1998年的瑞伯颱風以及兩千年的象神颱風最為類似,都是先穿越呂宋島北部,並從台灣東側北上,兩個颱風也都在台灣造成相當的災情,不過,葉天降說:每個颱風的強度不同,所處的大氣環境也不同,因此無法相提並論。

以米勒為例,氣象局對於路徑以及雨量的預估,都出現一定的誤差,也都在預報過程中,多次修正,葉天降也呼籲民眾:颱風警報的內容必須根據最新的資料調整,所以碰上有颱風來襲,應該隨時掌握變化,畢竟,受限於科技能力的不足,氣象預報當然會出錯,民眾一定要以最新的資料為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