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 :殘羹冷炙

一鬥
font print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5日訊】唐玄宗晚年,不理朝政,只是寵愛楊貴妃。天寶六年,玄宗下詔,應試天下來選拔人才。

三十六歲的詩人杜甫正好在長安,聽了消息很高興。不料,考完後,主考官李林甫宣布無一人入選。李林甫回玄宗說:“天下的英才早被我們網羅光了,沒有漏掉一個。”玄宗聽了很高興。

杜甫沒想到是這樣的結果,十分苦悶。為了維持生計,他只得以“賓客”的身份,穿梭於達官貴人之間,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汝陽王府、鄭駙馬府、韋丞相府都是杜甫經常出沒的地方,他常常陪著王公大臣詩酒宴遊,大家喝得高興時,寫首詩助助酒興,大家玩得高興時,寫上首賦助助遊興,這樣持續了九年。

在一首詩中他描述自己的生活:“每天一大早就去敲富人的家門,每天晚上跟著人家的高頭大馬,風塵僕僕的回來。得到的每一碗剩菜和剩飯(殘羹與冷炙),都飽含著悲涼和辛苦。”

不久安史之亂爆發,杜甫又開始了更加淒涼的流亡生活。

“殘羹冷炙”指吃剩的飯菜,多借指別人的施捨。

(出自《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正見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有人向劉備推薦諸葛亮,說他是當世的奇才。 劉備就帶著關羽和張飛來隆中拜見諸葛亮。誰知諸葛亮不在家,不知道上哪兒去了,也不知何時回來。劉備惆悵不已,只好返回。
  • 西漢晚期,年輕美貌而又善於奉承的伺臣董賢,受到漢哀帝的寵幸。哀帝每次外出,總要與他同乘一輛車;在宮內,一刻也少不了他,簡直是與他形影不離。
  • 不久這家失火了。左鄰右舍都來救火,費了好大力氣才將火撲滅,不少人還受了傷。主人過意不去,殺牛買酒,請那些燒焦頭髮、燒爛額頭(焦頭爛額)的人坐在上席,其餘的人論功排座次。
  • 韓信少年時父母雙亡,生活很艱難。 他和下鄉縣的南昌亭長相熟,到他家住了幾個月。亭長的妻子厭煩起來,連著幾天起大早,做好飯後,就直接與亭長在床上吃完。等韓信起來,鍋裏啥也沒了。韓信只好離開亭長家。
  • 夜深人靜,五個人都聽到悲悲切切的哭聲,他們循著哭聲來到後院豬圈旁。原來是一頭老母豬在哭泣,不由喝斥:“畜生,為什麼在這裏作怪?”那母豬竟然說起人話來:“我本是薑七的親母……”客商大為吃驚
  • 春秋時吳王壽夢有四個兒子:長子諸樊,二子餘祭,三子餘昧,四子季劄。其中季劄品德渾厚,吳王很喜歡他。
  • 晉成公八年時,晉景公殺了趙同、趙括。 兩年後,晉景公夢見一厲鬼,披散的頭發一直垂地,捶胸頓足,厲聲罵道:“你殺我子孫,不仁不義。我已向天帝訴冤!”說罷,厲鬼毀壞大門和正門而入,就向景公掐撲過來,景公大懼,往內宮奔逃,厲鬼又破戶追入內室,景公甚感恐怖,呼叫而醒。

  • 陶淵明,晉代詩人,喜歡隨其自然。 他窮得有時吃飯都成問題,有時冬天還穿著單衣,卻怡然自樂,說:“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 來俊臣教人如法佈置妥當後,對周興說:“有人告兄謀反,我奉命調查,請君入甕。”從此,“請君入甕”一語,成為中國最有名的成語之一。請君入甕形容教人幹壞事,最後反而自作自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