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開放中國四類雜誌以正體字登台陸委會:品質遠遠落後台灣衝擊不大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16日訊】針對新聞局首度宣佈開放中國四類雜誌得以正體字登台,台北市雜誌同業公會秘書長黃蓓伶表示,就市場面而言,以目前台灣雜誌出版的優勢,其實對台灣本土雜誌業者衝擊不大,另一方面,業者想要藉此大發利市,商機也相當有限。

 新聞局日前宣布,開放台灣地區雜誌事業得接受授權,經新聞局核准及備查程序後,發行「自然動物生態」、「地理風光」、「文化藝術」及「休閒娛樂」等四類中國雜誌,並需以正體字發行。過去,新聞局只針對文化屬性的圖書及有聲出版品,開放業者代理以正體字在台發行,針對中國的雜誌還是第一次修訂法令開放,新聞局表示,針對前年《中國國家地理雜誌》違法出版,新聞局已做出罰鍰處分,正因為此事件新聞局開始考量讀者有其蒐集資訊的需求,在經過行政院跨部會對於大陸政策的討論後,在兼顧台灣業者利益及不涉及台灣安全風險的前提下,以這四類內容進行試辦,未來將漸進式開放不同種類內容的雜誌來台。

 這樣的開放對台灣本土雜誌業者是否會造成衝擊,還是另一波商機?陸委會說,雖然大陸雜誌登台,成本上便宜許多,價格往往在二位數以內,不像台灣雜誌動輒上百元,代理的雜誌業者只要編輯成正體字版就可以發行,不過,像時尚等軟性的雜誌主流題材,中國無論在紙張、印刷、封面設計、或攝影等等品質比起台灣都遠遠落後,經過諮詢,台灣大部分的業者都有信心,不會衝擊既有的台灣雜誌,官民都同意讓市場機制決定中國雜誌的存活與否。

 黃蓓伶則認為,「為什麼只有四類?」她表示,新聞局有限的開放並不符合市場需求,對於國內讀者最關心中國商業發展的動態、中醫技術的發展、甚至奈米科技的訊息,都不能馬上掌握;就這四類內容雜誌而言,除了「地理風光」中國有其特殊性的優勢,其他三類台灣業者早就和歐美、日本等國進行合作,現在開放只不過多了一個管道,但對台灣業者不具吸引力,因為中國雜誌品牌在這四類並不強勢。在台灣市場沒有競爭力,這樣的開放可謂不痛不癢,商機有限。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