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苏的故乡 拉拉山、卡拉溪畔森林探秘

自由时报记者杨珮欣桃园报导.摄影

人气 59
标签:

【大纪元7月18日讯】循着台湾桃园石门水库往大汉溪而上,在上游卡拉溪畔深处,奇石异木,溪流清澈,神秘的巨木群矗立在山峰之间,宛如世外桃源。

在幽静的山谷中,由于环境潮湿、阳光充足又布满石块,造就了一片广达两公顷的天然山苏丛生区。在当地泰雅人口中有个美丽的名字叫做“山苏的故乡”。为了一睹“山苏的故乡”真面目,我们随着泰雅族头目梗将米作(汉名胡明德),探访卡拉溪最上游的源头。

森林里的绿色黄金

 耐着性子拨开草丛、穿越层层竹林、枫树和尤加利树丛,踏遍崎岖泥路与高高低低的石块,一路上蝉鸣鸟叫不绝于耳。不一会儿眼前的景色逐渐从豁然开朗,转为笼罩在茂密的牛樟树林,霎时惊见从各个石块上,蹦生出大大小小硬挺的山苏,在穿透树林的阳光照耀下,像黄金般闪耀动人。

 细看每株山苏的叶片都超过一公尺,又肥又厚,密集地生长在整个山谷之间,绿油油的一片壮观极了,令人感动到忘却这一路探险的辛苦。来到这片野生的山苏故乡,当然不能错过一尝现采山苏的美味,梗将米作的父亲昔岚武报,边捏下山苏嫩叶边说,可不能将整株山苏摘采下来,而是要挑选新生的嫩芽,入菜最为可口,叶瓣两边愈卷曲、颜色愈青翠的愈嫩,太老的就不好吃了。

古老部族的生活智慧

 惊喜的是,在这片原始的山林中,还保留着原住民过去生活的智慧与痕迹。沿着卡拉溪继续向上游前去,路更难走,往往需要双手双脚上上下下的攀爬在山林石块之间,还得不时注意别踩到滑人的青苔,但一旁清澈碧绿的水潭和潺潺流水,却美得像人工刻意的上色,让人禁不住赞叹!

 拉着绳索匍匐到山谷的最深处,终于看到我们期待已久的石穴住屋。这是当年乌来的泰雅族,经绵延的巴福越岭古道来到塔曼山后,遗留的天然避难所,迄今至少有五十年的历史。

 过去族人遇到日本人讨番,或者地震、台风摧毁房舍,往往都会到在这里来躲避灾难。
 小小的石穴面积不大,约莫不到十坪,一片平坦的大石块巧妙的位于石穴中央,很难想像可以容纳一个家族整整十八个人。石穴冬暖夏凉,一旁支撑火把的三角木架、架煮饭容器的保留生火空间的三颗石头,和高高低低排列的饭匙,默默诉说着过去为了避难躲在山林深处的生活。

 为了要保留这些遗迹,及避免山林火灾的可能,我们无法拿着现采的山苏,仿效过去的人们直接捡枯树枝打石生火煮食。不过,光躺在石穴中感受着徐徐吹来的凉风,想像若要在此午睡打个盹,都要有不畏蚊虫和壁虎等小动物意外打扰的勇气,不禁令人深深佩服泰雅人和大自然共生的智慧。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美国放弃与缅甸政府沟通  准备进行惩罚措施
日本外相要求缅甸当局立刻释放翁山苏姬
缅甸外长不愿透露何时释放翁山苏姬
翁山苏姬在软禁中度过五十八岁生日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