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新鮮人大陸求職深探─系列報導之一

台灣新鮮人欲圓大陸求職夢須多方考量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20日訊】日前調查公布,台灣社會新鮮人有三成想前往大陸求職,甚至有一成七願意比照大陸員工的敘薪。這項調查揭露出在台灣求職的困難,以及大陸市場規模的磁吸效應,彷彿大陸職場是台灣新鮮人圓夢的天堂。職場專家認為,赴大陸求職須要層層考量,沒有三兩三,切勿上梁山。

台灣人力資源暨企業委外協會委託9999汎亞人力銀行,針對資料庫中十八至三十歲求職的 F世代進行調查。結果顯示,百分之三十的受訪者考慮前往大陸工作,主要原因則以「取得工作經驗」居首,佔百分之三十二點七;因「台灣工作難找」居次,佔百分之二十七點八二;而認為「大陸經濟前景看好」的則佔百分之二十。

在薪資方面,百分之五十一點四,過半數的 F世代認為薪資應為「台灣平均薪資的倍數」;認為應與台灣平均薪資相當者則佔百分之三十一點四;甚至願比照大陸平均薪資敘薪的受訪者也有百分之十七點二一。

進一步分析 F世代願比照大陸員工敘薪的原因,近百分之四十二的受訪者明確表示「台灣工作難找,大陸有工作就去」,顯示失業問題早已波及 F世代。而認為「大陸市場大,著眼於長遠未來」的受訪者佔百分之二十六;表示「先求能立足,再求發展」的也有百分之十六點六一。另外,表示「大陸物價低,薪資低無所謂」的則佔百分之八點四六。

估且不論有意前往大陸求職和願意付諸行動的落差,這項調查透露出一項重要訊息,一直以來著重具有管理經驗,中高齡且中高階主管才去開疆闢土的時期即將交棒,年輕幹部接棒時代開始萌芽。顯示「取得大陸工作經驗」是 F世代視為職涯規劃的重要歷程,相對的國內失業問題亦是 F世代求職時的一大障礙。

雖然台灣和大陸同文同種,看似市場開放有著無限機會,但文化氣息、邏輯思考、價值觀念卻有天壤之別,台灣社會新鮮人真能順利如意的前往大陸求職?新鮮人的求職夢真能在大陸實現嗎?

獲自行政院經建會的統計數字,大陸城鎮失業率達百分之十二,預估今年大陸的大學畢業生有二百一十二萬人,比去年增加百分之四十六,大陸勞動及社會保障部的統計,城鎮新增人力一千萬人,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下岡的職工有六百萬人,登記失業者有八百萬人,所以大陸各城鎮需要安排就業者達二千四百萬人,但是今年所有的城鎮工作機會只有一千萬個。

9999汎亞人力銀行營運長楊肯誠直指,台灣 F世代面臨較以往更為嚴峻的求職情勢,因此對於大陸就業機會的期望較高。不過依照經驗法則,台灣人赴大陸就業多由台灣的母公司派往大陸的分公司,而台資企業需要的是有工作經驗,或四十歲以上有管理經驗者,而大陸內部本身也因為工作機會僧多粥少,同樣面臨年輕人失業的威脅。

楊肯誠建議 F世代若真願意赴大陸任職,應先自我檢視職業競爭力,評估是否具備到大陸工作的條件,否則在台灣不是頂尖的精英、沒有培養足夠競爭力,到了大陸也同樣會失業。

104 人力銀行總經理楊基寬表示,大陸經濟成長率高,事實上失業率仍居高不下,並非如部份台灣社會新鮮人所想的「遍地是工作機會」,否則每年畢業的社會新鮮人豈不早就前仆後繼的前往;再者從營運成本來分析,大陸的企業為何要花費數倍於聘請大陸社會新鮮人的薪水去聘請一位台灣的社會新鮮人。

根據 104人力銀行的資料庫顯示,願意前往大陸工作者約占百分之六,人數約一萬一千人,但是求才的工作機會只有二千多個,平均每五個人要搶一個工作機會,加上現在赴大陸工作的人比從前多,薪資和津貼也不如從前豐厚,而且粥少僧多之下,薪津沒有提高的空間,而且各部門幹部多為有經驗的人,因此有意前往大陸工作的社會新鮮人最好再三考慮。

曾經擔任台灣上市電子公司派駐大陸三年的顏姓財務長說得更明白,現今大陸的台資企業多需要在台灣母公司工作三到五年經驗的年輕人,經過訓練後派往大陸擔任基層或中級幹部,這是正在改變趨勢,陸資企業基於成本考量,有什麼理由雇用台灣的社會新鮮人,而不雇用大陸本地的社會新鮮人?

顏姓財務長建議台灣的社會新鮮人,可以先從進入台資企業的母公司著手,經過三到五年的磨練後,人格特質和工作經驗較為豐富、圓熟,屆時再爭取前往大陸任職時比較不會被挫折打倒,更懂得管理的藝術,帶起大陸籍工作人員會較為順利,這是最切實際的作法。

楊基寬也建議,畢竟台灣是民主開放的社會,資訊比大陸更透明公開,是值得花時間、力氣學習管理藝術和專業知識的地方,屆時胸有成足再爭取赴大陸工作的機會,未來成功的機會大得多,而且經過大陸市場的磨練後,身份和資歷更齊備,將來放諸四海都能獨當一面,還怕不能造就彩色的人生嗎?(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