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新鮮人大陸求職深探─系列報導之二

三到五年工作經驗的台籍幹部將成為台商主軸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20日訊】日前調查公布,台灣社會新鮮人有三成想前往大陸求職,顯示出台灣求職的困難,迫使社會新鮮人動起大陸求職的腦筋,過來人觀察,在台灣有三到五年工作經驗的年輕人,是未來派往大陸任職的主流,而且最好具備相當的專業能力,否則很容易被大陸籍的同仁超越反遭淘汰。

日前一項針對十八至三十歲求職的 F世代進行調查,結果顯示,百分之三十的受訪者考慮前往大陸工作,主要原因則以「取得工作經驗」居首,佔百分之三十二點七;而且有百分之五十一點四,過半數的 F世代認為薪資應為「台灣平均薪資的倍數」;但亦出現令人驚訝的是,有百分之十七點二一的受訪者願比照大陸平均薪資敘薪,顯示出求職的迫切性。

但是在大陸工作的真實情境如何,大陸經濟成長率如此之高,工作真的很好找嗎?在當地工作又有什麼樣的甘苦談,最重要的是自己必需做好何種準備,去面對同樣年齡的大陸社會新鮮人競爭者?這些事務都待有意前往大陸工作的台灣社會新鮮人深層考量。

目前正在廣東東莞企業管理顧問公司擔任內部稽核經理的王小姐,民國八十七年逢甲大學財金系畢業後,在台灣工作四年才來東莞工作,她接受越洋訪問強調,要來大陸工作前,一定要拋棄台灣的模式,設法全新融入大陸的生活,很快的就可以做好許多事,生活上的苦悶都可以逐步排除。

她說,在大陸開設工廠和公司的台商都了解,聘請大陸籍員工至多只能擔任中級主管,台灣的幹部本身一定要自立自強,絕對不能讓他們知道台灣幹部不如他們,否則很快就被騎到頭上。

她比較東莞許多工廠的台灣幹部和大陸籍幹部,發現台灣幹部對公司忠誠,做事有彈性、懂得轉彎達成任務,而且任勞任怨,一個人可以發揮三個人的能力,企業主非常滿意,這絕對是台灣的優勢;但反觀大陸籍員工缺乏彈性,一條路走到底不回頭,讓企業主要花不少腦筋和力氣來調教。

一九九七年到一九九九年便以二十八歲擔任資訊產業金融產品解決方案大廠總經理特別助理的張小姐認為,大陸社會新鮮人非常勇於表達自己在電腦功力和語文方面的能力,並視為獲取高薪的基本條件,而且從專業能力、地緣關係、薪資條件等都強過台灣新鮮人,因此在基層員工級寧可選用大陸籍員工。

張小姐表示,至於中高階幹部,企業主當然會選用台灣幹部,畢竟在品管、財務、人事上還是信賴台灣幹部,況且忠誠度高,不像大陸籍員工自私自利;不過專業能力、工作態度上一定要強過大陸員工,才能順利帶得動大陸員工,否則會被唬住。

曾經擔任台灣上市電子公司派駐大陸三年,今年初才回台灣的顏姓財務長說,過去中高齡的中高階主管打下大陸江山後,今後將交棒給工作年資在三到五年的年輕人,這些年輕人在台灣的母公司內經過一定的磨練,再派到大陸去擔任中階主管,雖然難免會在價值觀、認同感方面和大陸員工間發生磨擦,但經過一段時間自然也就磨合。

顏財務長說,年輕人赴大陸工作是一項非常好的自我訓練,增進不少人生閱歷,甚至不少年輕幹部派到大陸去,久而久之在大陸當地結交女友,甚至結婚生子和置產,等於打算永久居住當地。

不過他特別強調,奉派赴大陸是一條不歸路,因為大陸經濟不斷發展,台灣經濟相對的表現不強,很多台資企業只留下小部份工作人員在台灣的母公司,如果赴大陸工作合約到期想回台灣時,可能不見得有機會與空缺,不得已只好繼續在大陸工作,所以未來想在那一邊發展,確實值得社會新鮮人深層考量。(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