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4成4台灣人 活得很鬱卒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2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羅碧╱台北報導〕你「鬱卒」嗎?董氏基金會最近調查發現,約有四成四的受訪者有情緒困擾,其中有十一點七%更是嚴重憂鬱,需要專業輔導諮商及醫療等專業協助,甚至有三%的憂鬱程度已達需看醫師。

 值得注意的是,當出現身心症狀或生病時,除尋求專業協助外,有六十三點五%的受訪民眾表示,會同時考慮採用宗教信仰庇護方式,花東地區採取「唸經、祈禱」等方法紓解情緒的比例也較北、中、南區民眾高。

 董氏基金會昨天公佈該會在去年十一、二月,及今年五、六月,訪問全台各地區國中、小及高中職學生家長或十八歲以上成人,發出一萬多份問卷,有效樣本為七千八百八十八份,結果有五十六點一%的受訪者自認「情緒穩定」,廿三點五%坦承自己的「情緒起伏不定」,八點七%表示「壓力到達臨界點」,另外十一點七%則憂鬱情緒嚴重,需專業協助。

 當出現憂鬱症狀時,有三成的受訪者通常或總是採取「不管它、多休息運動」,而有廿三點五%會看相關的健康書或是雜誌,而有十四點九%會使用放鬆方法,不過也有人會選擇氣功、推拿、針灸、偏方、唸經、祈禱、收驚、求平安符、算命、卜卦等方式,只有七點六%會看西醫內科或一般科別。

 民眾是否了解憂鬱情緒與憂鬱症的不同?研究結果發現,有五十二點五%的受訪者自認知道如何分辨憂鬱症與憂鬱情緒不同,有四十六點三%坦承不會,一點二%則回答「沒聽過」。

 值得注意的是,卅四點三%受訪者認為,憂鬱症代表精神不正常,有十三點三%的受訪者認為得到憂鬱症是被附身,十八點九%認為是受到未知力量控制,顯示國人對憂鬱症的認知還需加強。

 台北市立療養院顧問醫師胡維恆表示,憂鬱情緒和憂鬱症不同,每個人多少都會有情緒低落、沮喪、傷心的時候,但是如果憂鬱已到想自殺、自我毀滅等嚴重症狀,且持續二星期以上,而且影響到日常生活,如不吃不睡、食不下嚥等,一定要就醫,否則平常情緒低落時,可以找朋友抒發一下情緒,最好是多交幾位知己,因為有些事情不方便讓朋友知道太多,如果能多一些紓解管道,可互相討論,配合運動等方式,都有助情緒紓解。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