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明阳:无奈与虚浮的非必要增长

──中国经济GDP高速增长背后的忧患(4之1)

马明阳

标签:

【大纪元1月28日讯】2003年中国经济GDP又获得了高速增长的“傲人”成绩。可是这高速增长的背后的忧患确无人提起。究竟中国经济GDP如何增长加速?其中无效的增长甚至是破坏性的增长又有多少?高速增长的经济GDP,人民财富增长了多少?

SARS给中国2003年度创造了400多亿元的GDP增长值,为防SARS中国政府仅从4月末到5月11日,国家财政已经拨出防治SARS的专项资金28亿多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50多亿元。在2003年整个防治SARS的中央、地方两级财政支出已超过200亿元。此外,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也增加防治SARS的相关支出,间接地增加中央及地方政府的间接财政支出将达200亿元。两项合计,财政的直接及间接支出超过400亿元,直接为GDP多增长贡献0.4个百分点。

巨大的房地产泡沫也是创造GDP增长值的主力军。近3年来中国在房地产领域的投资年递增30%,虽然业内专家在去年就警告房地产出现泡沫,但2003年前两个月,房地产方面的投资不但没有减少,反而以37%的增长速度狂升。据新华社公布,至年初以来,中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呈现上升势头。至2月底,全国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598亿元,同比增长37%。而至2002年全国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7,736亿元,直接为GDP增长贡献近2个百分点。中国的房地产业,正是贪污受贿案发最多的行业,是引发民众集体上访最多的行业,是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最多的地方,是掠夺农民财富最多的地方(通过圈占农民的土地),是可能造成国内银行系统性风险最大威胁的地方,等等。这一切,并非几个坏企业就可以兴风作浪,而是整个房地产业共同存在着糜烂的根基。

借鉴日本房地产泡沫对日本经济的毁灭性打击,中国现今疯狂的房地产投资已呈现经济危机的先兆。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大小发展商这几年投入到房地产的6,000亿元人民币中,居然有61%的钱是银行提供的贷款。如果房地产泡沫爆破了,银行就将陷入金融危机。仅2002年底前,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达1亿多平方米。其中空置1年以上的达50%,占压资金2,500多亿元,居所有行业不良资产之首。

进出口贸易额的飙升似乎增加了中国的国家财富,其结果不然。真正出口创汇的主力军,并非中国国有企业与国民私营企业,多数为外资企业。中国出口的真正动力是由总部设在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精心制定的外购战略,而不是中国本土公司的快速成长。1994年至2003年中,中国的出口从1,210亿美元增加了两倍,达到3,654亿美元。“外资企业”(全球跨国公司的中国子公司以及与工业化国家公司合作的合资企业)同期在中国出口增长中足足占到65%。也就是说,跨国公司的产品在中国境内加工包装,给中国留下的仅是微量的加工费和可以辉耀的DGP增长值,而带走的却是高额的利润。而中国政府官员却坐在所谓的出口贸易额翻番的成绩上,自娱自乐。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在总结2003年前3个季度工业生产增长值时说:“前3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共完成增加值28,975亿元,同比增长16.5%。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同比增长14.3%,(这其中包括部分合资企业)集体企业增长11.7%,股份制企业增长17.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19.6%。”可见明显外资企业增长远远高于国营企业。

(2003.12.28日)

──转自《民生论坛》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韦拓:从下滑到坍塌 国足告别世界杯之路
林一山:被历史选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为信念从没退后?
【名家专栏】你的口罩为什么是中国制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