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地方民代魔手 伸入校園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郭怡君╱台北報導〕針對桃園縣男議員公然在議堂推倒國中女校長成傷事件,全國家長團體聯盟昨天齊聲譴責,咸認此事件並非個案,而是當前民代以特權介入地方教育事務的通例,聯盟即日起將發動各地家長協會蒐集地方民代戕害教育環境的各種行為資料,在地方縣市民代選舉前公布。

人本基金會及全國教師會也發出聲明,譴責桃園縣議員黃德隆的暴力行為;人本指出,學校校長應該不必到議會備詢,教育局則應負起行政主管及督導責任,如有弊案,應立即調查除弊﹔全國教師會則已針對其中涉及的觀音國中教師甄選進行了解,今天將公開其中是否有不當關說的甄選真相。

聯盟總召集人蕭慧英指出,長期以來地方議員和民意代表仗著預算審核權介入中小學教育事務,從教師甄試的關說到校園工程綁標與圍標,連孩子的便當和畢業旅行招商都要分一杯羹,桃園縣議員推倒校長的暴力事件便是民代惡質介入地方教育環境的一大警訊。

曾任台北市國小學生家長會聯合會理事長的地檢署檢察官劉承武認為,教育部和桃園縣教育局應該聯合成立專案小組,針對此暴力事件是否涉及關說,與相關人員接觸詢問,將調查資料移轉給檢調單位。

劉承武指出,自從教育部下放教育管理權給地方後,並未積極負起監督之責,導致地方政治勢力不當介入的事件層出不窮,為了讓校方更有抗壓性,唯有健全家長參與教育事務的辦法,建立制度成為正派校長的後援。

台中市家長成長協會理事長殷馬可則指出,今年四月底台中縣立新國中校長賴錫安在校長室上吊自殺,其中便涉及民代不當關說的壓力,必須讓地方教育委員會的組成從縣府指派改為直接選舉,才能從根解決民代介入學校事務的問題。

台北市家長成長協會理事長林文虎認為,推倒校長事件發生時,桃園縣議會從議長以降,竟無人出面阻止,因此不僅推倒校長的議員黃德隆該道歉,議長和整個議會都應該要道歉。

桃園縣家長會長協會副總幹事謝幸蓉特別出席記者會感謝其他縣市家長團體的聲援與關心,並表示發生此事件是桃園縣的恥辱,這也顯示地方政治介入教育太深,希望教育部能正視並設法加以改善。

議員施暴 檢方偵辦

〔記者余瑞仁╱桃園報導〕針對桃園縣議員黃德隆在議會質詢推倒觀音國中女校長林秀瓊案,桃園地檢署昨天主動簽分他案由檢察官胡樹德偵辦,檢察官將於今天前往醫院以證人身分訪談林秀瓊,同時將指揮警方調閱議會議事錄影帶以保全證據。

檢方表示,除了告訴乃論的傷害部分之外,對於有無涉及妨害公務罪嫌也應一併釐清。

〔記者申慧媛╱台北報導〕觀音國中校長林秀瓊兩天前在桃園議會公然遭議員施以肢體暴力,昨天銷假上班的教育部長杜正勝發表三點聲明,一、對校長遭議員不當問政及肢體暴力事件「甚感遺憾」,二、希望社會發揚尊師重道精神,三、要求外界不要以政治力干預學校校務,更不要壓迫學校,進行不當關說。

教育部表示,林秀瓊校長是依法列席議會備詢,卻遭議員不當問政方式的肢體暴力相向,杜正勝覺得非常遺憾,對於林校長因公受傷與受辱,他表達了高度關切和慰問。

民代關說 無所不在

〔記者申慧媛、黃以敬╱專題報導〕觀音國中校長遭縣議員推倒受傷,傳出涉及民意代表介入教師甄選引發爭議,事實上,民代介入教育事務五花八門,不僅教師甄選,校長遴選也可見到關說,學校大大小小採購案,大到上千萬工程,小至數百元的制服、數十元的筆記本、便當採購,也都可能見到民代介入,近日台中縣一位國中校長上吊死亡,就傳出可能是因「受不了民代壓力」。

台中市教育會理事長、大業國中校長徐惠東指出,過去一旦有中小學教師出缺,平均都會有三至五名地方議員來關說,關係普通的寫推薦函或打電話,較積極的則可能直接出面約談校長或甄選委員,幾乎都司空見慣﹔有時遇到甄選教師與教育官員有親屬關係,官員也可能出面關說。

如今教師改由學校教評會甄選或縣市聯合甄選,才使得外界關說壓力降低許多,但如果學校「不賣帳」,校長還是可能成為民代質詢施壓或刁難的對象。

南投縣教師會指出,不僅學校教師、主任輪調、短期代課教師、甚或校長遴選等人事案,學校都須承受民代關說壓力,學校重建工程發包、教學設備教科書文具等學校採購,甚至攸關學生健康的營養午餐、牛奶飲料訂購,或是學生成績高低,只要與金錢扯上關係,都會看到民代身影。

經常面對民眾陳情請託的立法委員程振隆就說,民代介入關說,除有選民壓力,另一因素當然是其中可能涉及不當獲利﹔事實上,在目前教育經費不足,人事又佔了學校經費九成以上的情形下,學校須到處爭取補助款補強建設,使得校長、縣市首長、民代每每形成變相的「食物鏈」,校長必須靠民代爭取補助款,也可能為了自己的遴選調動而有求於民代。

另一方面,縣市首長為爭取教育預算審議過關,就被迫須賣民代面子而撥款,而學校如藉此獲得補助款,未來建設或採購招標,當然就可能較「照顧」民代指定的特定對象。

程振隆感慨地指出,不僅民代,教育官員、媒體輿論甚或有權有勢的家長,都可能介入學校教育運作,要避免外力不當介入,除了教育人員須力求自律與抗壓,制度上也須打破「食物鏈」弊端,各類人事、工程、採購都須公開透明,才能防弊。(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