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陳水扁:台灣新憲應使人權發展與國際接軌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蔡素蓉台北5日電)陳水扁總統今天表示,現行憲法在人權保障明顯不足,如何結合三個世代人權的發展趨勢,把國際人權規範國內法化,使台灣人權發展與國際接軌,是未來台灣新憲法面對的重要課題。

陳總統上午出席總統府人權紀念館籌備小組和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共同舉辦的「人權與文化公民權」研討會時表示,人權是普世價值,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原動力。

總統指出,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十日聯合國大會決議通過「世界人權宣言」以來,人權已經成為國際政治運作重點之一。除「世界人權宣言」、「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和「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所構成的國際人權法典之外,至今已有接近一百多個條約。

他說,相對於世界人權蓬勃發展之際,近半世紀以來,台灣卻處於威權統治之下,不僅人民的基本權利遭受迫害剝奪,更造成語言隔閡、族群對立與人性疏離。

陳總統表示,公元二OOO年他就任總統後,提出「人權立國」政策目標,規劃一系列人權措施和計畫,包括成立人權諮詢小組、國家人權紀念館籌備處與推動委員會、台灣民主基金會等單位;制定國家人權委員會組織法、國家人權委員會職權行使法、國家人權紀念館組織法等草案送請立法院審議。

他強調,這些具體措施雖然受到在野黨一再阻擾,但他仍然堅信,人權至上是絕對是永恆不變的真理,必須克服萬難,全力以赴。

總統指出,世界人權歷史可區分為三個世代。第一代人權,即一般所稱的自由權與公民權利;第二代人權為社會權;第三代人權則是和平權、環境權、發展權。

他表示,台灣目前憲法在人權上的保障上明顯不足,無法達到民眾的期望。因此,如何結合三代人權的發展趨勢,把國際人權的規範國內法化,使台灣人權發展與國際接軌、齊步邁進,將是未來台灣新憲法要面對的重要課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