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口“许纯美”

胡元辉  中央通讯社社长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2月18日讯】人生中往往有许多重复的经验,对于不良经验的重演,我们有一句描述的话,就是“重蹈覆辙”。

偏偏我们常常走的路就是“覆辙”。

“许纯美现象”从过年前延烧至今,接近两个月了。就像其他在媒体中曾经发烧的例子,“许纯美现象”从现形、升温到高潮,其所历经的“新闻加工”几可说如出一辙。

新闻媒体一方面发现“许纯美”,另方面塑造“许纯美”,三方面哄抬“许纯美”,只不过,每个例子的发烧曲线未必相同,有时只有一个高点,有时则苟延残喘数个高点,但终归走向失温的末路,而且不会太久。

为什么新闻媒体屡屡要走老路,而且是备受质疑却又乐此不疲的覆辙?说穿了,还是面对收视率的“惰性反应”。商业媒体需要收视率,本来无可置疑;“许纯美”可以制造收视率,应该也试之不爽,只是,寻求收视率的途径很多,处理“许纯美”题材的方式更不少,偏偏绝大多数的商业媒体面对许纯美的作法就是“炒作”,而且是最原始、最粗鲁,却也是最省事、最方便的炒作。

有人说这不能怪媒体,如果没有许纯美,媒体又如何炒作?更重要的,如果没有爱看许纯美的观众,媒体又如何能够炒作?一如其他曾经在台湾媒体史上倏而生、倏忽灭的现象一般,这种说法一点也不新鲜,更一直是众多媒体工作者的防卫盾牌。至于这副用来抵挡外界质疑的盾牌,究竟是松脆的粪土所制?还是精炼的钢铁所铸?媒体工作者却又阿Q得很,无意深究。

许纯美当然存在,但是媒体炒作下的“许纯美”,到底是真实的许纯美,抑或处处斧凿、面面加工,只能被加上括号的“许纯美”?爱看许纯美的阅听众当然存在,只是媒体工作者把阅听众拉下水,难道就能把错的变成对的,把坏的变成好的吗?

台湾的阅听社会是有问题,从某个角度来说,与媒体工作者一起消费“许纯美”、享受“许纯美”的阅听众,确实是剥削许纯美、扭曲许纯美的共犯,只是台湾的媒体工作者如果只能找来一些替罪羔羊,共同分担罪愆,藉以自我解压、寻求救赎的话,那台湾的媒体文化就真的只能继续走它的老路,更正确的说,“重蹈覆辙”吧!

诚然,括号下的许纯美,可以换成许许多多耳熟能详的名字,许纯美不过是媒体依然故我的一个借口罢了。有了“许纯美”,媒体界固然诸事皆宜,诸皆可为;就算没了许纯美,未来也还会有无以计数的名字可供填充到括号之内。原来,括号之大足以吸纳百川、含容万有,媒体工作者有了它,岂只无忧无虑而已。

所以,还是要对真实存在的许纯美女士进一言,请快快作好“息影”的心理准备吧!一旦“许纯美”的收视价值边际递减之时,就是下一个“括号”取而代之的日子了!──转自台湾大纪元时报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许纯美上电视节目 分享上流社会教战守则
许纯美现象发烧 传播学者认为媒体是输家
媒体炒作许纯美 新闻局和阅盟关切
炒作许纯美 阅盟要求四家新闻台道歉和改善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