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傅国涌﹕“花瓶”发出的声音

傅国涌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2月20日讯】非民选产生、类似“钦定”、“御点”性质的人大代表,向来被看作政治“花瓶”,中看不中用,一方面不能代表身后多少选民的利益,先天地缺乏民意基础,另一方面参政、问政水平不足,加上小小的既得利益作怪,大都显得恭顺、老实,政治上尤其和权势保持百分之百的一致。既然连宪法中号称“权力机关”的人大并无什么权力,人大代表除了在一年一度的大会上举手、鼓掌、按表决器之外,大体上也就注定了无所作为。何况各级人大代表一大部分是由官员构成的。尽管人大要结束“橡皮图章”的时代,人大代表要摆脱“花瓶”的命运,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花瓶”发出一些刺耳的声音却已是不可阻挡的事实了。

不久前刚结束的广东省人大会议上,人大代表就公共财政问题提出询问,问题之尖锐或许让前来答询的省财政厅副厅长着实吃了一惊,也让舆论刮目相看。据2月20日的《报刊文摘》转摘《羊城晚报》的报道,他们提出了公务员的儿孙为什么要纳税人来养、非正常编制的人员为什么那麽庞大、完全可以市场化的后勤人员收入为什么如此之高等尖锐的问题。事情缘起于省财政厅破天荒将本年度的预算草案提交人大代表讨论,代表们发现——预算草案中竟堂皇地将公共财政用于补贴机关幼儿园、食堂乃至美容场所等非公共支出。对此,代表们发出了这样的声音:

“机关幼儿园应社会化,可今年四个机关幼儿园的财政拨款约2000万元!公共财政应用于公众,机关幼儿园不该再拨款!”“公共财政用来养公务员是应该的,但公务员的儿子、孙子也要纳税者来养吗?”“机关幼儿园对内优惠、对外还是高收费,这相当于间接补贴公务员的儿孙,显失公平!而且拨款还在增长!”

这大概是决定告别完全绝密的“黑箱”作业,向“阳光财政”迈出一小步的广东省财政厅所始料不及的。也许他们最初这样做只是走走过场、摆摆样子,以一副貌似开明的状态博得舆论的喝彩。他们以为“花瓶”不会当真,也不会有什么意见,所以才会留下马脚、留下小小的漏洞。有了这一教训,下一次即使要继续搞什么“阳光财政”,恐怕他们也会小心得多,不该写上去的就不写了。这样一来,“花瓶”即使想发声也只能是一片赞美,“吾皇圣明”、“万岁万万岁”之类。顺便说一句,这些现象不仅不是广东所独有的,而且带有普遍性。

近年来,从各地“两会”期间媒体零星披露的一些资讯来看,“花瓶”正日益不甘心于“花瓶”的命运,力图挣脱类似摆设的地位,向宪法赋予他们的角色靠拢,以改变长期以来尴尬的处境。当然,要改变这种命运也不是不可能的,只要各级人大代表实行民选就可以了。民选的人大代表一旦有了身后的选民作后盾,说话自然就有了底气,监督起一府二院来也就理直气壮了。这一小小的卑微的希望本不应该是什么奢望,也只有到了那一天,我们才会活得像个人样,“花瓶”里插满是将是带露、带刺的玫瑰。(2004年2月20日)

大纪元首发 转载请注明大纪元。(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专栏】傅国涌:告别2003年
【专栏】傅国涌﹕《人民日报》呼吁讲真话讲实话
【专栏】傅国涌﹕“进入政府就不是知识分子”
【专栏】 傅国涌﹕鲁迅不想做皇帝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