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草藥故事─ ─常山

洪義男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形態:虎耳草科,落葉小灌木。根細長屈苗,色黃,根最細者,稱雞骨常山,用最佳。
性味:性寒,味辛。
功效:袪老痰,專治諸虐,消腫,殺蟲,療蠱。


一、從前有一座常山,山中有座破舊的古寺,住著一位窮和尚。


二、和尚沒收入,只能每天到山村四處化緣。


三、有一次,和尚得了瘧疾,每天一到下午就忽冷忽熱。


四、他窮得連飯都吃不飽,根本沒辦法請醫生治病。


五、有一天和尚像平常一樣下山托砵化緣。
六、唉,快中午了還沒得吃。


七、他來到一戶窮人家門口。
八、我家沒什麼好吃的,剛才煮了一鍋野草粥,要是不嫌棄請吃吃看。


九、和尚快餓昏了,一句話也沒說就吃了兩碗野草粥。


十、說也奇怪,和尚吃下,一點也沒吐,道謝後就離開那戶人家,靠著乾草堆休息。


十一、一直到太陽西沉,那天他瘧疾不但沒有發作,反而精神舒暢。


十二、可惜一個月過後,瘧疾突然又發作了。


十三、上次是吃了野草粥才好的,說不定那種草可以治瘧疾!


十四、請問上次熬粥的野草是在那兒採的﹖
十五、哦﹖是我那笨兒子採回來的。可能有毒,我們吃了以後全吐出來了。


十六、小孩帶和尚上山。


十七、他們來到一個開滿藍花的地方。


十八、和尚採回古寺煮來吃,第二天果然沒發病。


十九、於是和尚把野草種在古寺旁,每天不間斷地吃,瘧疾就再也沒有發作過。


二十、從此,和尚在化緣途中遇見患瘧疾的人,都會給那種草藥治病。


二十一、一傳十、十傳百,因此不斷有人趕了幾十里路來向和尚求藥。


二十二、由於這種治瘧疾的藥草出現在常山,所以被和尚命名為「常山」。

作者授權登載@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從前有個養豬少年,名叫馬勃。有一天他和同伴一起上山割草。
  • 形態: 春季生苗,平臥地上,分歧成長,莖圓。葉莖多汁,開黃色五瓣花,結實,中藏黑色種籽。
  • 有個山村,住著兩名稱兄道弟的叫化子。
  • 一、茅山的觀音庵有位老尼姑,不但醫術高明,對藥草的知識也很豐富。
  • 一、從前有個很喜歡兔子的富翁,以養兔子當娛樂。
  • 孔子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不辭辛勞的周遊列國。這一年,他正準備到楚國去,卻在陳國和蔡國的邊境,被兩國的軍隊包圍了七天。在荒郊野外,糧食耗盡了。
  • 只見孫武威武的站在原地,他嚴肅的對宮女說:「戰場上,士兵紀律弄不清楚,號令不熟悉,這是將領的過錯。」接著他沉默了一下,繼續說:「但現在已經解說的得清清楚楚,卻不遵照號令行事,那就是軍官和士兵的過錯了。」
  • 蔣慧云的小書包
    這詩是王維的一次美好的夜遊經驗,我們一起來領略詩人的那個夜晚。然而,如果那晚我們跟著王維一起去夜遊的話,也能有一樣的經歷嗎?
  • 蔣慧云的小書包
    「砰砰砰!砰砰砰!」有人把曾家的大門敲的又急又猛。曾母一邊說:「來了,是誰呀?」一邊起身開門。可門都還沒開呢,門外的人就上氣不接下氣的說:「老太太,我是鄰居張三啊。我剛才,在外頭聽說了,您的兒子,曾參殺人啦!」
  • 闊少爺帶著馬鞭,得意洋洋的走了。他騎著馬,不時就揮揮馬鞭,還一邊對人炫耀:「我這根馬鞭哪,值五萬塊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