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小鯨鯊搬家 海陸接力運送

人氣: 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2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游繡華、楊宜中╱花蓮報導〕三月底闖入台灣花蓮縣七星潭定置漁場的一尾小鯨鯊,在海中箱網生活廿六天後,昨天開始十五小時的海上、陸上運送,最後由台鐵特別列車送往屏東,今天住進海洋生物博物館,如果適應順利,將成為台灣第一尾人工飼養的鯨鯊。

  這隻母鯨鯊體長四公尺,重約四百五十公斤,三月廿九日誤闖七星潭定置漁場,專業人員將牠移入海中箱網,廿六天來身體狀況良好,花蓮縣政府與屏東海生館昨天上午在花蓮港區海巡隊碼頭先為牠舉行出嫁儀式,下午則展開運送作業。

  下午兩時許,海生館與定置漁場人員前往七星潭定置漁場,準備將鯨鯊吊出箱網,放進作業船上的活水槽內。工作人員先將吊掛的綠帆布擔架放進箱網內,但聰明的鯨鯊在擔架旁游來游去,就是不願往帆布游去。十多名潛水人員最後分工合作,有人壓低帆布,有人推送,有人拉引,才成功地將鯨鯊趕到帆布擔架內。

  載著鯨鯊的作業船在下午三時許運抵花蓮港海巡隊,經換水整理,下午五時許,再將活水槽吊到大卡車上,再由花蓮縣警局交通隊派專車前導,從花蓮港緩慢開到花蓮後火車站貨運專區,並搭乘晚間八時開出的專車駛往屏東。

  海生館總經理楊慶南說,小鯨鯊預計今天清晨五時進入海生館大洋池,如果飼養順利,台灣將是繼日本後,全球第二個人工飼養鯨鯊的國家。

〈小檔案〉鯨鯊 面臨過漁危機

 鯨鯊是所有鯊魚中體型最大的一種,但個性溫和,活動緩慢,被稱為「大憨鯊」,又因肉質雪白細嫩如豆腐,也俗稱「豆腐鯊」。

  鯨鯊早年不具經濟價值,漁民多不願捕捉,但近廿年成為台灣民眾喜愛的菜餚之後,漁民爭相捕捉,農委會三年前頒佈鯨鯊每年捕捉總量限制,但台灣民眾吃鯨鯊的風氣並未稍減。

  海洋大學教授莊守正多年前在台東成功漁港記錄一尾懷孕的鯨鯊,體內有超過三百尾胎仔,證實鯨鯊是卵胎生,學界且認為鯨鯊應是軟骨魚類中(鯊魚及魟)每胎孕子數最高的種類,但儘管漁民捕獲許多成熟的鯨鯊,卻很少發現懷孕的個體,因此判斷鯨鯊應該十分晚熟,懷孕的機會很低,極容易導致過漁。

  莊守正曾於宜蘭羅東漁市場目睹一尾體長大約二十公尺、體重三十四公噸的鯨鯊,可能是目前為止台灣地區所捕獲鯨鯊的最大紀錄。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