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商回流系列報導之五》不登陸、不用外勞 麗臺行動愛台灣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11日訊】 自由時報記者李錦奇╱專題報導

 麗臺科技董事長盧崑山,創業18年來一直堅持在台灣投資設廠生產,不願到中國設廠,更難能可貴的是,他還堅持不引進外勞,5百多位員工都是台灣人。常有人問他為甚麼?盧崑山總是簡潔有力地回答,「愛台灣是我的經營理念」。

 盧崑山的一生其實相當精彩,年輕時,他熱愛足球運動,曾是國家代表隊選手,後來他轉行創業,白手起家,18年前投入主機板業,8年前轉做繪圖卡,歷經一番奮鬥,逐漸在業界佔有一席之地,成為台灣繪圖卡專業製造龍頭廠商,麗臺的自有品牌也成為繪圖卡玩家耳熟能詳領導品牌。

 難得的是,盧崑山一手創立的麗臺科技,一路走來堅持聘用台灣勞工,無論是早年台灣流行引進外勞,或是近年吹起的台灣廠歇業、前進中國設廠風,盧崑山都不為所動,只肯在台灣投資,雇用台灣勞工,目前在台北縣中和市的工廠,就有5百多位員工。

 常有人問盧崑山為何不到中國投資設廠,降低人力成本?他總自豪地說,因為愛台灣,所以堅持用台灣人,況且既然已經有那麼多台商到中國投資,很多產能都閒置了,麗臺如果有需求,外包給這些台商代工即可,「要喝牛奶,何必養頭牛?」

 事實上,瞭解中國現況的台商都知道,經過這些年外商密集投資,中國沿海地區的勞工薪資早已節節上升,像北京、上海、深圳,當地技術人員月薪幾乎跟台灣差不多,月薪接近1萬多元人民幣,約合台幣4萬多元,基層勞工月薪也由2年前600-800元人民幣,上漲到目前約1千元人民幣,現在想到中國沿海地區設廠降低人力成本,效益已經大打折扣,這也是麗臺不考慮的原因之一。

 不過,面對生產成本逐漸提高,盧崑山也有因應之道,他把高毛利產品留在台灣生產,低毛利產品請別人代工生產,目前,麗臺約有50%繪圖卡產品委外代工,鴻海也是其中之一。

 但盧崑山並不是完全放棄中國市場,2年前,他在中國上海設麗臺子公司,投資約1-2千萬元台幣,負責中國市場行銷,換言之,在台灣生產,行銷海外包括中國,就是麗臺的商場攻略之道。

 最近,盧崑山又要在台灣擴大投資,將把中和工廠、辦公室,遷到政府新規劃的樹林酒廠科技園區,希望今年底能動工,在2006年9月完工,屆時1萬多坪廠房,將擴大營業,預計要聘請2千多位員工,扣除中和廠現有5百多位員工,還可提供1500多個就業機會,而且跟以前一樣,這將都是純屬台灣人的就業機會。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