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高速公路 十大民怨排行榜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1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李文儀╱專題報導〕台灣高速公路目前每天有多達一百五十萬輛次以上的交通量,也就是全台六百多萬輛汽車中,每天有四分之一會開上高速公路,不過高速公路引發的民怨卻不少,包括執法爭議、速限繁雜、指標不清、塞車、大型惡霸車等問題,最讓駕駛頭痛;再加上收費不公平、施工不斷、路肩開放、服務區動線不良及事故處理等管理不盡完善,可說是「高速公路十大民怨」。

「為什麼警察要躲在邊坡護欄或高架橋上取締違規?」、「罰單一張三千元,好賺得不得了,所以警察就拚命照相,根本把民眾當成提款機!」只要講到高速公路執法,幾乎所有駕駛人都是一肚子氣,因為三千元罰單實在很貴,國道公路警察又多採照相逕行舉發的方式,經常有駕駛從北開到南,連續被開了三、四張罰單還渾然不知,事後一口氣收到上萬元的罰單,當然會破口大罵。

而被攔檢的駕駛也是抱怨連連,因為在高速行駛的車陣中,突然看到警車閃出,一邊靠路肩停車、一邊也嚇出一身冷汗,再加上部分員警執法態度不佳,攔下後幾乎是惡言相向,氣得不少民眾往上申訴。公警局也坦言,民眾抱怨最多的,就是員警執勤的態度。

公警局表示,員警執法態度必須檢討改善,但他們絕非刻意隱匿執法,在邊坡護欄或高架橋上拍照,是基於人身安全及取鏡角度,員警也都有穿制服;固定及移動測速照相點,則全部上網公佈,路旁也設「前有測速照相」的標誌,警察並沒有偷偷摸摸,只要不違規,就不必擔心員警取締。

警方執法講得振振有辭,但對駕駛人來說,單是每年上百萬件的超速罰單,就夠氣人的。

「速限規定變來變去,我怎麼知道這段路要開多少!」、「速限牌面設在路旁,有時候被大車擋住,根本看不到!」、「為什麼要駕駛人一直分心看標誌或儀表板,隨時擔心超速,乾脆比照國外不要設速限!」雖然交通部已考量民意,儘量簡化國道速限規定,像中山高全線統一時速一百公里,不過二高全線仍有九十、一百、一百一十公里三種速限,曾有民眾在速限變換區被照相取締,非常不服氣;另外橫向銜接中山高、二高的其他國道,速限多在八、九十公里間,駕駛得要減速變換,但誰記得了這麼多數字。

交通部則一再宣導駕駛人看標誌牌面,但標誌牌面不明,正是另一個民怨所在,路邊小小一個速限牌,要叫駕駛人在高速行駛下找到又看清楚,實在很困難;還有很多地區路名指引不盡明確,常讓不熟悉鄉鎮位置的駕駛人走冤枉路,以二高安坑、新店兩個出口為例,就經常有北上要往台北、應在新店出口的駕駛人,提早在安坑下去而迷路。

交通部表示,為了加強標誌指引,已考慮在國道路面上直接噴設速限規定,讓駕駛人一目瞭然。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