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價的心靈的饗宴

--台北板橋名家書畫展
夢河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28日訊】「中國名家傳統書畫巡迴展」在台灣第20場展覽,在台北板橋體育場舉辦最後一場,由于時間緊迫下,很多義務工作人員抓緊時間整天不停的奔波,在大家的努力下,新聞發表會成功召開﹐包括主流的平面及電視台共十三家媒體到現場採訪。

8月17、18日預展,人潮即絡繹不絕,在19日上午十時舉行開幕式,參加開幕的貴賓包括立法委員、縣議員、台北縣體育場人員、台北縣海山分局分局長、板橋市副市長、市長夫人、多位台北縣中小學的校長以及各界民眾,座無虛席。書畫收藏家戴美玲女士致詞時以她本人因修煉法輪功獲得第二次生命,並呼籲與會貴賓關注法輪功在大陸的受迫害情形,發言真摯感人,博得如雷掌聲。書畫展在隆重的剪綵儀式中揭幕,與會貴賓接著在導覽人員的引導下,參觀名畫。當天下午有一住高雄的民眾匆匆抵達會場,因為在南部他錯過了,這次他把握機會,開幕的一天就趕來了。

書畫展進行到第四天,當天的參觀人數破千,在有序的安排及導覽下,一批批民眾得以賞名畫、聽名畫的故事,當中有多位名畫家曾在文革時被批鬥,深陷牢獄,但仍志氣高昂,不怕逆境,心胸依然灑脫,持續創作;有關修煉人的故事也是當代名家喜愛的題材,如張果老倒騎驢、姜太公釣魚等;佛像更是畫中精品,體現出畫家對神佛的恭敬心。這是一次無價的心靈的饗宴,參觀者臉上都露出滿足的笑容,一再流連現場,並將會場上提供的珍貴資料帶回家參考。


參觀的人潮

面對價值連城的百餘幅名貴書畫,畫展現場的義工不敢鬆懈,每天晚上7點是日夜班交替的時刻,值夜的義工同時負責會場的清潔工作,吸地毯、倒垃圾、洗廁所等等,這一群默默付出,不求回報的義工都是法輪功學員,跟戴女士一樣都是修煉法輪功後身心受益,所以熱心的前來服務民眾,希望把中華文化最美好的部分與大家分享。

天公不做美,到了第六天狂風暴雨阻擋了賞畫的人潮,許多原先約好的貴賓取消了參觀行程,可是義工們陸續抵達會場,在第一天的狂風暴雨中畫展依然堅持開門,當天有十四位民眾不畏風雨而來。隔天,颱風持續了下來,風雨吹倒了路樹,很多地區淹水,開門時間一到,十數位民眾等候在門口,令人感動。下午,風雨方歇止,人潮又一批批湧來,導覽人員一邊導覽名畫,一邊智慧而行雲流水的講著,畫展現場又熱鬧了起來。這場書畫展在台北板橋體育場要一直進行到8月29日的晚上7時,相信有更多更多的民眾等著來賞畫。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國近代名家真跡書畫展」6月25日起在桃園縣政府社會局婦女館連續展出10天。由於這是台灣巡迴展的最後一站,所以吸引了許多桃園地區或外縣市的民眾前來觀賞。25日上午舉行的開幕儀式,現場冠蓋雲集,桃園縣長朱立倫、多位立法委員、縣議員、多校校長、企業界、商業界代表等數十位嘉賓蒞臨剪綵,場面盛大隆重。
  • 為慶祝台灣《大紀元時報》發行三週年暨齊白石誕生140週年,在台灣桃園縣政府婦女館展出的「中國近代名家真跡書畫展」已於7月4日圓滿結束。由於這是台灣巡迴展的最後一站,所以吸引了許多桃園地區或外縣市的民眾前來觀賞。25日上午舉行的開幕儀式,現場冠蓋雲集,桃園縣長朱立倫、多位立法委員、縣議員、多位學校校長、工商業界代表等數十位嘉賓蒞臨剪綵,場面盛大隆重。
  • 台灣高科技搖籃新竹工研院卅一週年慶,以「飆創意、征視界」為主題,祭出各類表演、書畫展及園遊會。經濟部技術部處長黃仲球、新竹縣長鄭永金、立法委員呂學樟等政界人士及成千的科技人都到場祝賀。
  • 中國近代名家書畫收藏展的開幕式上,本報分布於歐美亞洲的分社代表也都蒞臨參加。出席者還有立委王淑慧、中央社社長胡元輝、名書法家丁錦泉,以及多位專家學者。
  • 對於一位18世紀女性藝術家來說,安吉莉卡‧考夫曼(Angelica Kauffmann,1741—1807年)的生平和藝術生涯非同尋常。她出生於瑞士一個貧寒的畫家之家,作為獨生女,她仍接受了廣泛的教育,在十幾歲時就已展現出肖像畫和歌劇演唱的驚人天賦。她很早就掌握了德語、法語、意大利語和英語,這為她日後在國際上取得成功──成為首屈一指的新古典主義藝術家、歐洲上流社會的傑出女性奠定了基礎。
  • 瓷器的歷史大約可追溯至兩千年前的中國。瓷器是一種玻璃化半透明的白色陶瓷,通常由高嶺土(kaolin)(一種黏土)和白墩子(petuntse)(一種礦物)以高溫燒製而成。瓷器到了近代才成為西方的遺產。14世紀時首次從中國傳入歐洲。
  • 一生嗜茶,精於茶道的陸羽,被譽為茶聖,奉為茶仙,親自踏訪考察各地茶鄉,從種茶、制茶、焙茶、飲茶、品茶,不只深究水質、土壤、氣候等環境因素,如何影響茶葉的生長和氣味,更講求煮茶技藝、飲茶的配置與器皿,因而寫就世界首部茶學專著――《茶經》。
  • 1940年代後期,儘管世界逐漸從二戰的破壞中恢復過來,但有些傳統藝術和文化的元素卻逐漸被削弱了,傳統藝術中的真、善、美價值漸趨式微。
  • 聖約翰大教堂擁有雕刻精美的外觀和雙排飛扶壁(flying buttresses)造型,毫無疑問是晚期哥特式建築。教堂長377英尺,寬203英尺,白色拋光外牆上裝飾著雕像、石像鬼(雨漏)、窗戶浮雕,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飛扶壁。飛扶壁上妝點超過95位十九世紀荷蘭人物。一旁簡約的紅磚羅馬式塔樓與哥特式裝飾風格的大教堂形成鮮明對比。
  • 國立台灣博物館舉辦「捷克城堡與堡邸特展」(Czech Castles & Chateaux),展期自6月13日起至11月30日止。歐洲中世紀城堡台灣巡禮,有近百件捷克珍貴文物精彩亮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