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雲豹甲車 耳聰目明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2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許紹軒╱台北報導〕制敵機先,已成為戰場獲勝關鍵,台灣軍方在研製「雲豹」八輪甲車時,已將「戰場即時情資平台」整合在車內,全車共有三個液晶顯示器,未來配合三軍「博勝案」,將可立即獲得戰場敵我狀態資訊。

除了國軍偵蒐系統獲得的情報之外,未來是否還包括美軍在戰時所提供情資內容,軍方官員低調表示,「雲豹」甲車的平台已經建立,「任何上級單位決定下放到基層單位的資訊,車內都能接收」。

據指出,指管通情監偵電腦(C4ISR )系統的建構,是目前世界各國軍事改革的重要潮流,台灣早已在美軍的協助之下,以「博勝案」為名採購相關設備與資料鏈,除了計畫整合三軍偵蒐系統獲得的情報之外,也成立情資平台,將相關戰場訊息依照各層級的需要下放基層單位。

陸軍正在進行數位化的先期研究工作,目前擇定陸軍裝甲五四二旅的一個營進行實驗編裝,由中科院協助在戰甲車上加裝GPS全球定位系統、電子地圖、電腦與顯示器等系統。

官員說,雲豹甲車在這股軍事事務革命的潮流中展開研發,內建資訊平台成為基本配備,規劃在車內裝設相關系統以及三個顯示器,並已經裝設在樣車之中,駕駛前面有一個專門用來處理熱顯像的顯示器,砲塔中的車長右側以及後方步兵乘員艙內共有兩個液晶顯示器。

配合整合在砲塔上的GPS全球定位系統,每一輛雲豹甲車都將能夠在顯示器上知道自己的位置,全面配發部隊並在博勝案完成全軍的構連之後,未來車長也可以在顯示器中看到友軍的位置,以及監偵系統所發現的敵軍位置,官員說:「只要戰場對我方越透明,勝算就越大。」

質感與人性 雲豹賣相加分

〔記者許紹軒╱台北報導〕「雲豹」八輪甲車研發五年有成,計畫主持人武允中表示,研發的困難、對家人保密與資金缺乏等對研發團隊都不算壓力,最怕的是「雲豹」步上「研發成功,政策卻變成外購」後塵,這才是最大的打擊。

武允中表示,不要說軍用車,台灣就是民用汽車工業都與美日德有所差距,兵整中心從來不會誇說雲豹性能遠超越他國成熟產品,但陸軍研發輪型甲車的時間長達廿年,甚至在裕隆自產「飛羚」轎車問世前就展開,技術累積的能量也相當可觀,尤其在沒有外國母廠技術支援的前提之下研發,「雲豹」能在各主要性能與先進八輪甲車相當,確屬難得。

他指出,車輛工程、車輛動力學、車身結構及防護構型方面,都是兵整中心自行摸索,尤其是抗彈材質與能力,這在全世界的國家都是高度機密,只有靠不斷測試才能累積至足夠經驗。

讓研發團隊印象最深刻的是引擎與變速箱的整合,武允中說,雲豹動力包件採用先進的電子控制模組,引擎與變速箱各自有一個中央處理器(CPU),當初為讓這兩大機件相容,研發團隊耗時半月才讓引擎與變速箱「了解」彼此訊號。

他說,國產武器過去不是很受歡迎,賣相不佳佔了很大的因素,為了顧慮使用者心情,研發團隊非常注重雲豹的質感,並以人為出發點進行設計,像是車內只有六個步兵座位,相當寬大舒適,空間其實足以改成八個座位,但為顧慮步兵的心理壓力,決定透過舒適度來為士兵減壓。

兵整中心技術室主任蔣允中則指出,參考多項國外實戰報告,士兵在甲車內因為不了解車外情況,心情經常處於緊張狀態,計畫透過車內顏色與光線明亮,舒緩士兵心理壓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