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內門火鶴花 歐洲驚艷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徐白櫻╱專題報導) 如果有1天你身處歐洲,從花市買回來的火鶴花很可能來自台灣,不要懷疑,這些火鶴花前兩天才剛從高雄縣內門鄉山區的溫室裡摘取下來,不僅品質優良、花期長,更能通過歐盟嚴格的檢疫。

台灣火鶴花去年9月份起獲准進入歐盟市場,在國外引來不少驚嘆,白的、粉的、火紅、雙色、雜色的,各品種火鶴花琳瑯滿目,破除一般消費者對於火鶴花的刻板印象,外國消費者大開眼界,卻不知道內門鄉火鶴花種植從無到有,每朵花都是無數心血的結晶。

內門鄉人口1萬8千人,山多平原少,青灰岩惡地形盤據鄉境,典型的地貧民瘠,地方上流傳著一句俗諺「內門的土粘,內門的水鹹,內門的查某賢慧又勤儉」,一句話道盡開庄以來鄉民面臨的惡劣環境。

所幸內門鄉仍有上天眷顧之處,因位處玉山山脈之南,氣候條件適合栽種花卉,而技術性的栽培作物火鶴花,更只適合種在北回歸線以南,包含內門鄉在內,台灣嘉義以南的環境都有條件培育火鶴花,且受限於運輸成本與防疫技術,現階段中國無法與台灣競爭,台產火鶴花相當具有競爭力。

蝴蝶蘭、文心蘭、火鶴花是台灣具有國際競爭力的3大花卉,民國85年間,內門鄉開始有花農引進火鶴花種植,返鄉青年林青山大膽投入資金,憑著勤奮與天份,一路跌跌撞撞、摸索走過來,一手扶植的火鶴花產銷班已成長至20人。

內門火鶴花班成員來自各行各業,有水泥工、卡車司機、流動攤販、工人、養豬戶,甚至還有成員是活到40幾歲從來沒有1份正職工作的人,經過這些年努力,他們都從火鶴花身上獲得自信與穩定的經濟來源,一路走來,沒有任何1個人中途放棄。

火鶴花與蘭花一樣,都是屬於嬌貴花卉,育種、栽培、防疫,嚴密的步驟缺一不可,在嚴格的把關下,內門火鶴花產銷班的品質均等,很受市場歡迎。

班長林青山自信地說,不是他吹牛,只要打上內門鄉出產的「mark」,平均每枝花可多出3至5元,內門火鶴花就是品質保證。

近兩年內門火鶴花產銷班積極拓展外銷市場,台灣火鶴花不只坐船、搭飛機到達日本、澳門、香港、韓國等地,去年9月,更進一步成功開拓歐盟市場,成為台灣第1個出口火鶴花的產銷班。

火鶴花班長林青山指出,目前日本市場最穩固,輸出1年後,內門火鶴花已有不錯口碑,產銷班每星期平均1個貨櫃出口至日本,為因應訂單增加,產銷班承租內門農特產中心作為集散地,現在只要火鶴花在台灣上船,數量與品種就立即上傳電腦至日本,花還沒到日本,網上已經標售一空,無須透過市場拍賣。

火鶴花出口旺盛,近日美國與新加坡也有貿易商表達進口意願,可惜內門火鶴花產量供不應求,現階段的產量已無法滿足國外需求。

班長林青山表示,火鶴花種植成本高,心存觀望的農民不少,雖然他有信心帶領台灣火鶴花銷往世界各地,不過除內門鄉外,還需要杉林、旗山等地花農加入種植,以分散經營、集中管理的方式建立小農制度,擴大供貨來源,即使加入WTO,台灣農業仍舊大有可為。

劉清江 豬事不順 種花扳回一成

記者徐白櫻╱專題報導

內門火鶴花產銷班的成員背景很多元,班員之一的劉清江原本跟隨父親養豬,因為家裡在口蹄疫風波中慘賠千萬元,轉而嘗試火鶴花種植,這一種,不僅替家族事業種出新契機,自己人生也走上不一樣的道路。

內門鄉人口只有1萬8千人,在口蹄疫爆發前,豬隻養殖風氣鼎盛,全鄉豬隻曾經高達10萬頭以上,鄉民自嘲說,內門鄉的豬比人多,而且比人還有價值。

劉清江現年33歲,當完兵就返鄉協助父親養豬,86年口蹄疫事件後,豬價連續重挫兩年,劉家慘賠千萬元,在一籌莫展的情況下,父親決定要轉行分攤風險,要求劉清江與林青山一樣投入新興的花卉行業,學習如何栽種火鶴花。

劉清江說,班長林青山是現成的老師,有問題可就近向他請教,從他身上學會不少技巧,此外,農委會定期舉辦農村青年專業訓練,這些專業訓練也提供不少技術與資訊,透過不斷的學習與嘗試,自己的火鶴花才能在水準之上。

劉清江說,父親當年有遠見,投入火鶴花種植後,當年的損失已經逐漸回補,現在家裡只養兩百多頭豬,豬隻養殖成為副業,未來發展應該會以火鶴花種植為主。

林青山領軍 贏得一片火紅

記者徐白櫻╱專訪

內門火鶴花班長林青山當年頂著高學歷光環返鄉務農,不僅本身從無到有,開創出自己的火鶴花事業,近年還帶領家鄉年輕人一起打拚,成功讓火鶴花成為高附加產值的精緻農業。

內門鄉民林青山現年37歲,求學時代原本在國立大學唸企管系的他,中途轉讀嘉義農專,出社會後從事建築工程,當時建築業不景氣,林青山返鄉接掌養豬事業,因為遇上口蹄疫風波,環境逼迫他投入完全陌生的火鶴花種植。

仰賴專業背景與人脈資源,林青山從頭開始摸索,越種越有心得,自己成功後不忘提攜後進,8年前成立火鶴花產銷班,全力輔導鄉內年輕人轉業,因為他的努力,內門鄉成為台灣火鶴花第2大產地,更是全台第1個進入歐盟的火鶴花產銷班。

林青山的努力獲得肯定,民國90年榮獲全國傑出農民獎,為了讓火鶴花走出台灣,林青山發揮良好的外語能力與打拚精神,92年成功開拓日本市場,93年進入歐盟,美國、新加坡等生活水平高的國家都在他的出口計畫內。

林青山說,外銷的最大困難在於花卉保鮮,產銷班最大的突破是在提升儲運技術,在儲運技術改善後,內門火鶴花可多存放3至5天,增加不少市場競爭力,雖已成功進入歐盟,但是受限於空運成本昂貴,現階段產銷班還是以日本市場為主,接下來還有美國市場要奮鬥,腳步不能停下來。

林青山說,火鶴花栽培成本高,需要2年半才能回收,雖然前景看好,保守的農民還是不敢輕易投入,短時間內,火鶴花產量無法大幅提升,產量不足問題還要一段時日才能解決,提高產能後就有充足的貨源銷往其他高經濟水平國家,帶著更多人的夢想往外飛翔。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