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維安慢半拍 意外多多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洪敏隆、陳璟民╱特稿

台北捷運系統每天約有百萬乘客,是大台北地區最重要的大眾運輸工具,意外事故的頻傳,讓人憂心,但像增設軌道防闖系統、增建月台門,這些可避免事故發生的安全設施,捷運公司卻總以經費考量,不是慢半拍,就是根本不做,決策可議。

捷運公司為拚營運績效,在許多安全設施或經費支出上,能省則省,以電扶梯傷人意外來說,由於捷運電扶梯速度較快,而大部分車站又只有一部電梯,經常有社福或殘障團體呼籲增設電梯,可是捷運公司只在電扶梯旁提醒老弱婦孺改搭電梯,殘障人士氣得說:「只會貼告示卻不給足夠電梯坐,根本是脫褲子放屁!」

乘客責任保險的部分,捷運公司為壓低保費而連續兩年流標,使得乘客處於「斷保」階段,即使交通部去年六月就已行文要求儘速完成招標,但捷運公司「精打細算」,招標底價仍壓得很低,因為去年事故賠償只花了一百零三萬元,相較每年兩千萬元以上保費,不投保也划得來,一旦發生重大事故,旅客恐將求償無門。

根據捷運公司統計,捷運系統從八十七年營運以來,已經發生過七件侵入軌道死亡案件,去年雖然並無侵入軌道死亡案件,但人員蓄意闖入軌道案件就多達五件,甚至還有人員闖入軌道步行將近三百公尺才被發現,安全機制明顯亮起紅燈。

分析歷年所發生七件死亡意外,雖然有五件疑似自殺,但也有一件是幼童誤闖軌道、一件疑似電擊,全數都發生在捷運高運量系統,但高運量系統月台屬開放式,人員侵入軌道的案例屢見不鮮。每年跳軌意外都會不斷重演,但捷運公司前不久才決定要在捷運高運量系統,裝設「軌道防闖系統」,降低意外事件發生機率,這項斥資上億元的計畫案,預計「明年底」才會完成。

至於民眾一再建議在高運量系統裝設的月台門,也考慮後年底才在台北車站「試辦」裝設第一道月台門,施作旅客安全措施,相較於捷運公司對自己福利措施的大方態度,可說是天壤之別。

**賞金名目多 員工呵呵

〔自由時報記者洪敏隆、劉榮╱台北報導〕台北市議員李文英昨天批評,台北捷運公司在安全管理上「開源節流」,卻一點都不吝於「獎勵」自己員工,以九十三年編列的預算來說,就包括績效獎金等多達七種類型獎金,就算營運績效不彰、安全事故不斷,員工福利獎金照拿不誤!

台北捷運系統九十三年營收為七十六億六千萬元、整年度的旅客搭乘數為三億五千萬人次,九十三年法定盈餘應達十億一千萬元,實際盈餘只有九億餘元,落差約八千萬元,先前台北市議會就曾針對捷運公司未達法定盈餘提出質疑,不過捷運公司仍信誓旦旦,會以「開源節流」的做法達到法定盈餘目標。

李文英批評,捷運公司的開源節流做法,並沒有拿「自己」開刀,即使意外頻傳,今年度仍編列績效獎金、考核獎金、激勵獎金、工作獎金、年終獎金、服務十年以上員工獎金、金路獎獎金七種類型獎金,總額高達六千餘萬元,另外,還編列四千五百萬元的福利費。

李文英還點名捷運公司總經理蔡輝昇,說他擔任這個職務兩年內,光是被媒體披露的意外事件就高達廿一件,可是除了坐領高薪,光是去年也就是九十三年初所支領的獎金就超過六十六萬元,九十四年要領的年終及其他獎金總和,也只會多不會少。李文英說,以九十二年全年的績效表現為例,捷運公司員工全年依考績可以領到四點五到五點五個月的獎金,使得月薪超過十二萬元的蔡輝昇,去年初農曆年前的獎金包括年終一點五個月、績效獎金二個月及考核獎金,「沒能力解決問題,居然還可以坐領高額獎金,看在一般市民眼中,根本就是尸位素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