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大教授黃富三指荷蘭人促使台灣走向開放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10月1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蕙燕達拉斯十二日專電)台灣大學教授黃富三在美國西南區亞洲研究協會年會上指出,十七世紀時荷蘭人對台灣的統治,促使台灣由封閉性轉為開放性、由閉鎖變為以貿易為重的島嶼,由內陸文化走向海洋文化。

據駐休士頓台北經文化辦事處新聞組指出,今年美國西南區亞洲研究協會年會,是本月八日在位於丹頓市的北德州大學舉行,而黃富三是從台北透過視訊的方式,以「十七世紀歐洲人對台灣的影響」為題發表演講,年會是由休士頓聖湯瑪士大學(University of St.Thomas )教授史漢傑(Hans Stockton)主持。

黃富三在演講中指出,台灣現在是一個貿易發達的國家,但是在十六世紀以前,台灣仍是一無主權政府狀態的封閉島嶼,早期歐洲人、尤其是荷蘭人,對台灣居民日後重視海運及貿易的影響很大。

他說,荷蘭人及西班人於十七世紀初分別在台灣南北建立基地,從事貿易並管理當地的居民,結束無政府的情況。西班牙人統治的範圍及時間都有限,因此影響也小。

他進一步指出,荷蘭人統治台灣期間,除為台灣奠下貿易導向的經濟活動外,也進一步協助中國漢人移民台灣,共同合作發展蔗糖及稻米等農作產業,並對外輸出,使得米糖在往後三百多年間成為台灣經濟的骨幹。此外,大量的漢民族也取代原住民而成為台灣主體民族。

他表示,從那個時候起,台灣由封閉性轉為開放性、由閉鎖變為以貿易為重的島嶼,並由內陸文化走向海洋文化。

據悉,黃富三是英國劍橋大學歷史系碩士,目前擔任中央研院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主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