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外籍學生肯定台灣生活便利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嘉韻台北七日電)二○○五台灣獎學金共有七百一十三名外籍學生受獎,其中不乏曾在台灣求學、居住,回到母國後,又「回鍋」來台進修;他們表示,選擇再回到台灣讀書的原因,除了學術系統完善,生活便利也是最大的因素。

馬來西亞籍的許家(金共)(Koh Kay Hong),大學就讀於國立中正大學,獲得學位後,前往英國攻讀碩士,取得學位後回到馬來西亞工作。許家(金共)表示,他嚮往學術研究以及在大學教書的生活,因此立下決心修讀博士學位,經過評估後,他決定再回台灣讀書。

他說,台灣生活方便,大學研究與教學素質也很高,這是他選擇回台就讀的主因,加上他在馬來西亞報紙上獲得台灣獎學金的資訊,因此申請獎學金來台進修。

目前是中正大學財經所博士班一年級學生的許家(金共)肯定台灣政府提供的獎學金;他說,獎學金減輕外籍學生經濟壓力,讓他們在台灣能更放心讀書、做研究。

來自加拿大的石岱倫 (Darry Cameron Sterk)是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碩士班學生,同時也是多倫多大學博士班學生,主要研究領域是台灣當代小說。石岱倫表示,他自一九九五年首度來台教英文,已斷斷續續在台灣住了四年,因為喜歡台灣文化,他選擇來台灣讀書。

連續兩年拿到台灣獎學金的石岱倫預計明年從台師大畢業。他說,台灣生活便利,因此畢業後想利用翻譯專長,在台灣找工作,不過台北都會太吵,交通繁忙,所以想搬到花蓮、台東居住,享受鄉下安靜的生活。

來自德國的柔堤雅 (Thea Lautenschlager)抱著一歲的女兒出席台灣獎學金受獎生歡迎會,格外引人矚目;柔堤雅說,她從網路上獲得台灣獎學金資訊,因此申請來台灣讀書,丈夫與女兒也陪著她一起來台灣,現在除了她自己在慈濟大學讀華語,女兒白天在華語托兒所托育。

柔堤雅說,由於她才到台灣學習一個月的華語,目前華語口說能力不是很流利,因此在家裡仍和女兒說德語,不過托兒所人員平常都和她女兒說華語,她希望女兒可以在華語環境中自然學習,未來能說流利的華語。

來自俄羅斯的費佳 (Susov Feder)曾在中國大陸讀書,他說得一口流利華語,「中國味」十足。費佳表示,與中國相較,台灣實施小班制教學,學生可以學到更多東西,台灣老師教學比較認真,學術研究開放,這是他選擇來台灣進修而不是在中國讀書的最大因素。

費佳說,台灣生活環境也比中國好,氣候舒適,吃飯也很方便;他舉例說,在中國想吃歐洲菜,但總是吃到冠上歐洲菜名的中國菜,在台灣卻可以吃到非常道地的歐洲菜。

對台灣政府提供的獎學金,費佳抱持肯定的態度;他說,獎學金對外籍學生在台灣的生活有很大的幫助,吃、住等消費都很足夠,但他也開玩笑地表示,「交女朋友可能就不夠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