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甜柿新生產技術 增加中大型果提高產值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11月3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管中維台北三十日電)甜柿多汁香甜,可鮮食、涼拌、炒炸,受到消費者歡迎,但市場價格不低。台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最近發展出甜柿疏蕾技術,可增加中、大型果比率並大幅提高產值46%,這項高品質甜柿生產技術將推廣給農民,增加果農收益。

桃園區農改場場長鄭隨和表示,柿子包括甜柿、牛心柿及石柿等多種,甜柿價格較高,台灣甜柿品質優良,與日本甜柿不相上下。

桃園區農改場統計,目前台灣北部甜柿種植面積為200 餘公頃,北部栽培地區為桃園縣復興鄉及新竹縣五峰、尖石等山地鄉,主要產期為10下旬至11月下旬,栽培品種以富有、次郎及花御所為主。  

桃園區農改場指出,甜柿果實在樹上成熟時,不須經過脫澀即可食用,而且甜柿果形大、果色美、多汁香甜、糖度高達18度,可當一般水果鮮食,也可作成涼拌沙拉、果凍及炒炸料理,受到市場歡迎;甜柿的市場價格通常視果實大小而定,果實愈大,價格愈高,大型果的產地價格可達每公斤新台幣160元。

為了提高甜柿品質,桃園區農改場研發疏蕾技術,發現適當的疏蕾處理可防止因開花過多而消耗太多養分。試驗結果顯示,如果每結果枝在花蕾期經過疏留 1蕾及 2蕾處理,大型果比率可達17.3%及12.5%,較不疏蕾處理大幅增加193%及112%;中型果比率同步成長,可達60.9%及55.6%,較不疏蕾處理增加35%及24%。   

桃園區農改場表示,栽培甜柿,應做好土壤水分及肥培管理,並採取適當疏蕾處理,才能增加中、大型果比率,這項生產技術將推廣給農民採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