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產業難生根 墾丁風鈴季辦最後一次?

人氣: 9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1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芷瑄屏東縣十六日電)屏東縣代理縣長吳應文認為辦了四年的墾丁風鈴季並沒有達到產業生根功能,可以取消,文化局長徐芬春認為,辦不辦有討論空間,墾丁業界則肯定風鈴季,但方式要朝商業化促銷。

墾丁風鈴季是前縣長蘇嘉全為了要替冬天墾丁落山風季節的觀光淡季增加客源,而舉辦的活動,從二00一年舉辦到現在,已辦了四年,明年的風鈴季也將在元月展開。

屏東縣代理縣長吳應文認為,墾丁風鈴季辦了四年,並沒有衍生地方產業,沒有加深文化的深度和厚度,墾丁大街賣風鈴的商店少,地方根本就不參與及配合,他認為沒有辦下去的必要。

對此,目前正在籌劃二00六年風鈴季的文化局長徐芬春表示,墾丁風鈴季如果說完全沒有正面的影響,是過早下評論,有點不公平,她承認風鈴產業在地方上沒有生根,主要因經費問題,無法推動風鈴產業,這也是文化局在努力的地方。

徐芬春說,墾丁風鈴季要不要辦下去有討論的空間,這幾年來因為風鈴季墾丁大街已有商家賣風鈴,雖然賣的是南洋一帶進口的風鈴,但至少已產生影響。

她說,在業者建議下,文化局去年開始已將一些造型特殊的風鈴留下來,並且在學校和一些入口擺設,做為風鈴意象,每一年的風鈴季都將留下一些風鈴,未來枋山以南將在屏鵝公路旁豎立風鈴,營造恆春半島風鈴半島的意象。

恆春半島產業策略聯盟理事長張積光表示,墾丁風鈴季為觀光帶來的幫助有限,就飯店住宿率來看,每年大約只提升百分之五的住宿率,不過風鈴季的形象有打出來,只要縣政府能夠改變目前為辦活動而辦活動的方式,風鈴季還是可以繼續辦下去。

張積光認為,風鈴季的造勢主題不錯,因為目前世界各國都還沒有地方用各國風鈴來吸引遊客,但是屏東縣政府與墾丁地方休閒產業及地方人士的溝通不夠,每年只是委託企畫公司辦活動,以致於無法在風鈴產業上落實。

張積光表示,縣政府應該與產業界合辦風鈴季,做商業化的促銷,並將一半以上的經費,在恆春半島營造特殊永久的風鈴意象,讓人一想到墾丁就想到風鈴,並且一到墾丁就人手買一個風鈴回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