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民進黨內建議 補選主席決定2008人選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邱燕玲/台北報導f蘇貞昌請辭後,民進黨主席將進行補選,黨內建議不如藉此機會提前決定二○○八總統人選;也有人建議蘇貞昌投入補選,對黨的未來與改革提出想法,尋求黨內基層民意的支持,帶領民進黨重新出發。

有人主張蘇貞昌應投入補選

同時,謝長廷、呂秀蓮、游錫堃或任何有意角逐二○○八大位者,都可出馬競選黨主席,也等於是藉此機會提前決定二○○八人選。

民進黨縣市長選舉慘敗,黨內對於未來補選產生的新任黨主席相當關心,認為新主席對黨的未來負有重任,並普遍認為陳水扁總統已無法欽定人選,一定要由黨內民意自行決定,對黨才是正途。

據此,民進黨內已有「蘇貞昌投入補選爭取黨主席」的聲音出現。持此看法的人認為,新任黨主席的角色非常重要,一定要大開大放、帶領民進黨進行徹底的改革,放眼黨內,除了蘇貞昌外,幾無一位夠份量又有能力的人足以擔綱。

主張此論點者認為,蘇貞昌為敗選請辭下台,馬上又投入黨主席補選,也許看來有點奇怪,但此刻已是民進黨存亡之際,補選出來的黨主席責任重大,一定要有所作為。

而蘇貞昌再投入黨主席補選,有點類似「馬英九競選黨主席模式」,與基層面對面、提出黨改革的主張,傾聽基層黨員對民進黨改革的想法,進而達到凝聚黨內力量的目的,取得黨內的認同與支持。

民進黨內認為,依據時程,民進黨約在2007年決定總統提名人選,而那一年還有立委選舉,黨內拚鬥激烈後還得為立委選舉作準備,因此不如提前,在這次黨主席補選中一次解決。

領導民進黨 是責任非權位

記者邱燕玲/特稿

在縣市長選舉慘敗後,民進黨「除弊」的急迫性遠大於「興利」,職務重要性也從「閣揆」悄悄位移到「黨主席」,在民意對民進黨改革有深切期盼下,補選出來的黨主席將是一項責任而非權位。

縣市長選舉大敗,證明民進黨改革未達目標,若仍以過去維持表面團結、私下派系惡鬥競爭的方式面對,民進黨的聲勢只會如政黨支持度一樣,一路下滑。

黨主席補選的重要性就在於此,一方面需要徹底改革民進黨,一方面也要能鼓舞、凝聚黨內士氣,因此這次補選絕非由扁欽定人選,而是讓有意帶領黨改革的人自己站出來、讓整個民進黨選出自己需要的黨主席。

因此,不論是蘇貞昌,或是呂秀蓮、游錫堃、謝長廷,或是其他黨內人士,甚至是陳水扁總統,只要是有心為黨進行改革,任何人都有資格、都應出馬角逐黨主席,透過黨主席補選,讓社會各界看到民進黨的自我反省與檢討,進而帶動民進黨的新氣象。

縣市長選舉結束後,外界開始揣測北高市長與二○○八總統人選,但現在的民進黨已無法從職務、權位來思考,必須以黨的改革為出發點。

這次縣市長選舉過程中,蘇貞昌、羅文嘉的改革結盟已趨成形,這兩人或是黨內任何人投入、引領民進黨的改革風潮,都是值得鼓勵之事。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