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香港中大發現治療B肝新方法

人氣: 1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1日訊】(文/記者卓惠如報導) 防治B型肝炎成為全球醫界重視的課題之際,香港中大研究顯示,同時注射干擾素和服用藥物「拉米夫丁」,患者血清內B型肝炎病毒大幅減少十倍以上,抗藥性也低一半,且病人服藥後抗病毒更加持久。

慢性肝炎是指肝臟受到病毒、藥物、酒精或化學藥品等傷害造成發炎反應,其中以病毒性肝炎最為常見,目前所知的病毒性肝炎共有A型、B型、C型、D型、E型五種。據統計,目前全世界B型肝表面抗原陽性的人口約有3至4億人左右,這些所謂的「帶原者」,大部分散佈在以中國人為主的亞洲地區,以及大洋洲、非洲等地區。

當人體感染B型肝炎後,病毒會存留在肝臟和血液中,若檢出血中帶有「B型肝炎表面抗原」持續六個月以上,就被稱為B型肝炎帶原者。帶原者一般會出現腸胃不適、食慾不振、疲倦、噁心、嘔吐等症狀,嚴重患者會出現茶色尿、黃疸。由於慢性肝炎的病程很長,很多都持續15年以上,在這個過程中肝組織會不斷受到損傷,病人常死於肝功能衰竭或肝癌;因此防治B型肝炎為全球醫界所重視的課題。

綜合療法 療效顯著
對治療B型肝炎而言,目前效果較好的是干擾素。干擾素可以抑制病毒活性及促進免疫系統運作,改善肝臟發炎的情況,並使肝功能的數值下降,但也有其限制性,比如它無法使B型肝炎表面抗原消失,也就是說,患者可能在停藥後又會復發。不過,根據最新的報導指出,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的研究發現,混合使用干擾素及抗病毒藥物對於治療B型肝炎的效果極佳,並可減低單用抗病毒藥物的抗藥性。

中央社2月22日報導,香港中大醫學院陳力元教授於2003年以一百名肝功能指數為正常人1.3至5倍的B型肝炎病人為樣本進行研究。其將樣本分為兩組,一組用綜合療法,即同時注射干擾素32個星期和服用治療肝病的藥物「拉米夫丁」52個星期;另一組則僅服用「拉米夫丁」藥物。研究結果顯示,使用綜合療法的實驗組療效顯著,患者血清內B型肝炎病毒大幅減少十倍以上,抗藥性也低一半,且病人服藥後抗病毒更加持久。

陳力元教授表示,香港約有一成的成年人是B型肝炎患者,其中百分之25至40會發展為肝硬化或肝癌,傳統使用抗肝炎藥物治療者,復發比率較高,長期使用更會出現抗藥性;而混合使用一種干擾素及抗病毒藥物比單一用抗病毒藥物有效。

以目前臨床上治療效果有限的情形下,B型肝炎患者除了定期追蹤檢查外,必需注重平日的保健,養成良好的飲食與生活習慣,千萬不可盲目使用未經衛生機關核准的藥物,以免延誤病情。◇@(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