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臺灣定存失血 流向理財商品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1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陳麗珠╱台北報導〕去年臺灣央行二度升息,卻因資金浮濫,不少銀行吸收長期性定期存款的意願低落,只好積極向客戶推銷其他理財商品,導引資金流向手續費較高的產品,使得1年定期性存款餘額呈現下滑跡象,根據臺灣央行統計指出,去年9月升息前,1年期以上定存餘額為1.0899兆元,今年1月底,餘額下滑至1.0758兆元,失血141億元。

去年9月底及12月底,央行分別調高利率一碼及半碼,在政策導引下,各行庫非常配合的調高各天期利率,以政策指標銀行的台銀為例,目前1年期、2年期及3年期以上定存採固定利率計息的利率各為1.465%、1.67%、1.7%。

儘管利率調幅不算高,卻因市場資金本就寬鬆,銀行滿手濫頭寸,二度調高不僅增加銀行資金成本,並讓資金去化問題更嚴重,據銀行高層估計,銀行濫頭寸高達數千億元,因此,市場也數度傳出銀行不收存款的訊息。銀行業者透露,部分分行因資金去化實在困難,無法再吸收長天期定存,委婉拒絕客戶存款的情形並非完全沒有。

但銀行業者表示,礙於主管機關規定,銀行確實不能拒收存款,為避免引起糾紛,大都積極將長天期的定存導引到理財商品,由於臺灣利率水準仍低,部分客戶的確願意試著接受更為積極的理財方式,也就在銀行的導引下,臺灣1年期以上定存餘額呈現大額的縮減。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