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藥用植物綬草新用途 相當適合做為盆栽觀賞

人氣: 18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2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嘉泰花蓮縣二十八日電)藥用植物綬草具有強筋骨、祛風濕的功效,台灣花蓮農改場積極進行復育和研究大量繁殖栽培的方法,原本是計畫針對綬草健康養生的特性進行推廣,但卻發現綬草的花形小巧獨特、花色豔麗,相當適合做為小品盆栽來觀賞,農改場將全力推廣兼具藥用和觀賞用途的綬草。

花蓮農改場指出,約於每年清明節前後開花的綬草,民間俗稱「清明草」,據台灣植物藥材誌記載,綬草具有補腎壯陽、強筋骨、祛風濕的功效,一般民眾多以米酒浸泡或熬雞湯食用進補,花蓮農改場指出,因棲地生態環境改變和民眾不斷採挖,導致綬草族群數量銳減,現在已很難發現綬草的蹤影。

花蓮農改場針對綬草的藥用特性積極蒐集種原,並研究大量繁殖栽培的技術,希望能提供消費者健康養生的藥材,但在研究過程中,農改場發現綬草竟然有令人驚喜的新用途。

農改場表示,綬草植株嬌小約僅十五至四十五公分高,且花形小巧獨特、花色豔麗,不論以單株或叢生方式做成盆栽,都相當適合擺設在室內或桌上觀賞,可說是非常有潛力的觀賞植物。

綬草是蘭花品種中體型最小的種類,也是少數可生長在平地的迷你型野生蘭種類之一,台灣地區的平野、田畔草地、中海拔林蔭下、濕潤地的草叢是主要生長地點,綬草的花朵旋轉著生於花軸,花冠呈白色至粉紅色,很像青龍盤纏在柱上,別名也叫做「金龍盤樹」或「盤龍參」,可食用部位為帶根的全草,每年三月至五月有時還可在傳統市場看到小販叫賣。

花蓮農改場指出,綬草種苗可自行育苗,育苗方式以種子直播配合菌根菌,再以溪砂或栽培土混合溪砂當栽培介質,於半日照下栽培,一般春夏季每日澆水一次,秋冬時節四至五天澆水一次即可,栽培方法並不困難,因可做為藥用還可觀賞,相當適合推廣種植栽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