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網路言論缺乏規範 學者籲儘早立法遏止歪風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嘉韻台北一日電)台教育部長杜正勝上周才在公開場合呼籲學生珍惜網路資源,今天又傳出有大學生在網路上張貼「北京斬首行動,總統府遭到轟炸」的假新聞,傳播學者對網路言論缺乏規範的現象感到憂心,希望能儘早立法約束,並明定主管機關管理,以免網路謠言一再散布。

一名大學生趁「四一愚人節」之際,在網路上假冒媒體發佈「北京斬首行動、總統府遭轟炸」的假新聞,這則有關國家安全的假新聞今天凌晨張貼在台大BBS站上的笑話板,不少網友透過電子郵件與即時通訊軟體傳送連結。

由於這則假新聞網頁掛在台灣大學網站主機,今天中午受到冒名的媒體與台大校方聯繫後,假新聞的網頁連結已於下午一時三十分左右移除,但網友們還是能將複製下來的內容,藉由電子郵件等工具散布出去。

儘管是開愚人節玩笑,但傳播學者對此網路現象感到憂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所長胡幼偉說,國外有些媒體,也會製作愚人節假新聞開讀者玩笑,但新聞界的處理方式,是會在假消息上標示說明,以免讓讀者混淆不清;儘管這名台大學生一開始是把假新聞與網頁連結張貼在笑話板上,但網頁上卻未著明是「開玩笑」,已經逾越傳播界對愚人節新聞戲而不謔的精神。

胡幼偉表示,由於這則假消息引用假冒真實新聞機構發出,可能牽涉侵權與偽造文書的法律問題;他說,學生使用網路發表不當言論,也應自律,但追根究底,現今台灣仍缺乏周延的網路言論管理方式,相關主管機關也模糊不清,因此,若要解決網路言論問題,還是得儘早立法規範。

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副教授陳清河也指出,大學生年齡上已是成人,但從最近幾起網路言論事件看來,大學生的心智發展卻沒有跟隨年齡而成熟。大學生不能一再以「好玩」、「愚人節」等種種理由,在網路公領域上,散布不實言論,也不能以對法律無知或是學生身分的藉口,逃避網路言論責任歸屬。

他表示,從三月初的「大學生劈腿事件」到今天的「總統府被轟炸」等網路假消息,大學生利用教育部提供的學術網路資源,一再做出無意義的事情與言論,這種行為是不可以被原諒的。

陳清河說,網路使用者應了解網路屬於公領域,任何發言都需負起言責;解決網路言論問題,除了必須由政府立法規範,教育部也應在各大學推動相關課程,讓學生學會使用網路的正確態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