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鄭成功像流落四十多年 近將迎回延平郡王祠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2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純瑜台南市二十二日電)流落民間四十多年的延平郡王─鄭成功神像終於可望回「家」了,台南市文化局已決定,將早期的國姓爺神像先供奉在媽祖樓天后宮,等到吉日再迎回延平郡王祠,讓神像安座,享萬民香火。

很多人知道鄭成功,但可能也有很多人不知道鄭成功其實就是民間尊稱的「開台聖王」,西元一六六二年(明永曆十六年)鄭成功逝世後,台灣百姓為感念鄭成功驅走荷蘭人及開疆拓土的功績,特別雕塑金身並建廟奉祀;清朝時,因政治顧慮,民間稱他為「開台聖王」,廟宇稱「開山王廟」。並由「誠心敬」、「心同敬」、「合心敬」等三個神明會輪流奉祀,為台灣奉鄭成功為神明的開始。

到了西元一八七四年(同治十三年),欽差大臣沈葆楨,見台灣人仍在暗地裡祭祀鄭成功,每逢風災水災即拜開山王庇佑,加上感念鄭成功開台有功,於是奏請朝廷建祠以崇功報德,清朝於是改建開山王廟為「延平郡王祠」。此後因開山撫番政策,軍民所到之處,多建廟祭祀,鄭成功廟因此遍佈台灣,特別以中、北、東部地區最多。

日治時代,日本人將目前在台南的延平郡王祠列為國祀縣社,稱為「開山神社」,並舉行盛大「奉告祭」。西元一九一四年,開山神社擴大規模興建,為延平郡王祠與日式神社合一之建築,正殿仍供開台聖王之神像。每逢農曆三月台南迎媽祖,信徒還會到開山神社請出開台聖王為繞境隊伍做頭轎。

西元一九四六年二次大戰結束後,委託台南名師蔡心雕刻延平郡王像,高六尺餘安座於正殿。一九六四年因重建延平郡王祠,正殿原由蔡心雕刻的延平郡王像被請至鄭氏家廟供奉,後來祠建成之後,正殿又請名雕塑家楊英風重塑泥像,原開山王廟所供神像不再復見。

經過四十多年,最近有信徒「接獲神意」,表明開台聖王要「回家」,於是文化局著手辦理此事,又因媽祖樓天后宮是全台唯一與開山王廟有交誼的廟宇,幾經協調,決議在本週日(二十四日)恭迎至媽祖樓天后宮暫時供奉,等待吉日再迎回延平郡王祠,好讓鄭成功神像安座,享萬民香火。

評論